[发明专利]一种补肾壮骨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59988.5 | 申请日: | 2016-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亮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29/00;A61P13/12;A61P19/08;A61P19/10;A61P3/10;A61P9/12;A61P25/28;A61P3/06;A61P37/04;C12G3/04;A61K35/618;A61K35/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500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肾 壮骨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补肾壮骨酒,其特征在于,其药效成分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30、黄芪10-30、白术10-30、甘草20-40、山药10-30、当归10-30、熟地黄20-40、何首乌10-30、巴乾天10-30、淫羊藿10-30、补骨脂10-30.、肉苁蓉10-30、锁阳10-30、菟丝子10-30、杜仲10-30、枸杞子20-40、麦冬10-30、黄精10-30、肉桂5-20、附子5-25、茯苓10-30、泽泻10-30、陈皮20-40、五加皮10-30、狗脊10-30、山茱萸10-30、覆盆子10-30、五味子10-30、芡实10-30、川芎10-30、牛膝10-30、丹参10-30、红花10-30、牡蛎20-40、龙骨20-40、玄参10-30、生地黄10-30、续断10-30、仙茅10-30、桑寄生5-25、鹿茸1-3、鹿鞭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肾壮骨酒,其特征在于,其药效成分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30、黄芪10-30、白术10-30、甘草20-40、山药10-30、当归10-30、熟地黄20-40、何首乌10-30、巴乾天10-30、淫羊藿10-30、补骨脂10-30.、肉苁蓉10-30、锁阳10-30、菟丝子10-30、杜仲10-30、枸杞子20-40、麦冬10-30、黄精10-30、肉桂5-20、附子5-25、茯苓10-30、泽泻10-30、陈皮20-40、五加皮10-30、狗脊10-30、山茱萸10-30、覆盆子10-30、五味子10-30、芡实10-30、川芎10-30、牛膝10-30、丹参10-30、红花10-30、牡蛎20-40、龙骨20-40、玄参10-30、生地黄10-30、续断10-30、仙茅10-30、桑寄生5-25、鹿茸1-3、鹿鞭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肾壮骨酒,其特征在于,其药效成分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30、黄芪20、白术20、甘草30、山药20、当归20、熟地黄30、何首乌20、巴乾天20、淫羊藿20、补骨脂20.、肉苁蓉20、锁阳20、菟丝子20、杜仲20、枸杞子30、麦冬20、黄精20、肉桂5、附子15、茯苓20、泽泻20、陈皮30、五加皮20、狗脊20、山茱萸20、覆盆子20、五味子20、芡实20、川芎20、牛膝20、丹参20、红花20、牡蛎30、龙骨30、玄参20、生地黄20、续断20、仙茅20、桑寄生20、鹿茸2、鹿鞭2。
4.一种补肾壮骨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质量份数为党参20-30、黄芪10-30、白术10-30、甘草20-40、山药10-30、当归10-30、熟地黄20-40、何首乌10-30、巴乾天10-30、淫羊藿10-30、补骨脂10-30.、肉苁蓉10-30、锁阳10-30、菟丝子10-30、杜仲10-30、枸杞子20-40、麦冬10-30、黄精10-30、肉桂5-20、附子5-25、茯苓10-30、泽泻10-30、陈皮20-40、五加皮10-30、狗脊10-30、山茱萸10-30、覆盆子10-30、五味子10-30、芡实10-30、川芎10-30、牛膝10-30、丹参10-30、红花10-30、牡蛎20-40、龙骨20-40、玄参10-30、生地黄10-30、续断10-30、仙茅10-30、桑寄生5-25、鹿茸1-3、鹿鞭1-3的原料洗净后放入容器内;
在所述容器内加入酒精含量为60%的2000份白酒与原料药混合,密封容器口,室温下浸泡6-8天;
开封所述容器口,将原料药与白酒的混合物通过过滤机进行过滤、沉淀,得到一种补肾壮骨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亮,未经李光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99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瘀通痹胶囊制备、质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心脏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