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TC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39804.9 | 申请日: | 2016-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兰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翱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主分类号: | C03C10/04 | 分类号: | C03C10/04;C03B32/00;C03C3/14 |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tcc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LTC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LTCC陶瓷材料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x份的ZnSiO3陶瓷粉体,y份的BaO‑B2O3‑ZnO玻璃材料,其中,x+y=100。所述LTCC陶瓷材料在ZnSiO3陶瓷粉体基础上采用BaO‑B2O3‑ZnO系统的玻璃助烧降低烧结温度,可实现900℃低温烧结,制备的该LTCC陶瓷材料在10GHz下介电常数为4.5~5.5,低介电损耗为≤2×10‑3。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生产原料便宜、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该陶瓷材料可用低温共烧陶瓷系统、多层介质谐振器、微波天线、滤波器等微波器件的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陶瓷材料及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LTC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技术是休斯公司于1982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材料技术,它是将低温烧结陶瓷粉体流延制成厚度均匀致密的生瓷带、通过激光打孔、注浆、电路丝网印刷等工艺制成需要的电路图形、多层叠压后在900℃以下烧结成三维无源器件的一种集成技术。目前,LTCC技术广泛用于制作微波通讯、半导体、光电子等领域制作电子元器件,它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的显著优点。近年来,国际上无论是通用电子整机、通信设备还是民用消费类的电子产品都迅速向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高可靠性方法发展,推动了LTCC技术在贴片式滤波器、谐振器、耦合器、LED显示模块、蓝牙模块、电感、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高性能LTCC材料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商用化的高性能LTCC材料主要被国外垄断,国内在此领域始终未能取得关键性突破,导致我国研发的LTCC集成器件和组件成本高,不利于应用和推广。因此,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LTCC材料迫在眉睫。
目前LTCC材料主要分三类:1.微晶玻璃体系,这类体系的材料具有900℃以下易于烧结的特点,但多数存在介质损耗偏大的缺点。2.玻璃+陶瓷复合体系,这种材料是使陶瓷材料通过添加玻璃粉料来达到低温烧结的目的,同时又能保持陶瓷材料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3.纯陶瓷体系,这类的材料体系很多情况下难于低温烧结,同时对于能够900℃以下烧结的一些陶瓷材料又存在介质损耗大的一些缺点,所以应用场合相对较窄。ZnSiO3陶瓷材料原来丰富、成本低廉,是一种良好的微波介质材料,具有低介电常数、低微波损耗等。但ZnSiO3陶瓷烧结温度高(~1400℃),不能直接与Ag、Cu等低熔点金属共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了降低烧结温度,常用有添加低熔点氧化物,但降温幅度有限,不能达到900℃下烧结;另一类方法是添加低熔点玻璃,但玻璃相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材料的介质损耗,极大限制了ZnSiO3陶瓷及微波多层器件的发展。
综上所述,低介电常数、低损耗、实用的LTC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成为了我们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TC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一种低成本LTC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LTCC陶瓷材料,其采用的玻璃与陶瓷复合制得的玻璃陶瓷材料,所述LTCC陶瓷材料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x份的ZnSiO3陶瓷粉体,y份的BaO-B2O3-ZnO玻璃材料,其中,x+y=100。
作为本发明的LTCC陶瓷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TCC陶瓷材料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70~80份的ZnSiO3,20~30份的BaO-B2O3-ZnO玻璃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翱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上海卡翱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9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