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7971.X 申请日: 2016-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5583224B 公开(公告)日: 2018-08-21
发明(设计)人: 王辉;孙丽娜;张鸿龄;陈苏;王晓旭;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大学
主分类号: B09C1/10 分类号: B09C1/10
代理公司: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代理人: 赵越
地址: 11004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血粉 原位 修复 ddts 污染 老化 农田 土壤 方法
【说明书】:

一种利用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涉及一种修复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血粉对土著微生物的激活作用提高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将血粉添加入DDTs污染老化土壤中并辅以定期翻土,通过利用微生物对土壤中DDTs的吸收、转化、分解等代谢过程,促进DDTs的降解,进而去除土壤中的DDTs。通过重复该过程从而实现去除土壤中DDTs。本发明不投加外源微生物,因此修复过程安全,无二次污染,同时本发明利用血粉修复有机物DDTs老化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方法比较简单、操作简易、亦可改善土壤环境的优点,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DDT又叫滴滴涕,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从1939年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由于DDT具有强脂溶性和生物蓄积性使其会进入到食物链而产生生物放大作用,会干扰鸟类钙的代谢,致使其生殖功能紊乱,进入人体后由于其累积性和持久性会形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危害,因此在很多国家被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已经禁止使用。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其中农药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据农业部环保监测系统2000 年对全国24 个省和市320个严重污染区约6.15×106 hm2 土壤调查发现, 大田类农产品污染超标面积占污染区农田面积的20% , 其中农药约占超标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20%。农田土壤中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产品而带来的潜在风险已经成为环境安全领域的一大关注热点。随着国家和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开发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土壤农药污染缓解与修复的实用技术,以保障土壤-作物系统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

农药在土壤中的分解主要是依靠生物因素进行的,生物修复是土壤污染修复的经济、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微生物是农药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已经从各种介质中分离出了很多种不同农药的降解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胞外酶等过程参与到农药的降解中,促使农药降解去除。同时微生物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巨大,代谢类型多样和适应突变能力强的特点,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每克根际土中约含 1×109个细菌,1×107个放线菌,1×106个真菌,1×103个原生动物及 1×103个藻类。任何存在污染物的地方会出现相应的降解微生物,并存在着强弱不一的生物降解作用,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修复DDTs污染土壤。土壤农药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可以分为生物强化和原位刺激两种。生物强化(bioaugmentation)技术需要不断地向污染环境投入人工筛选的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外源微生物,而原位刺激(biostimulation)技术,主要是添加满足土著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诸如提供电子受体、供体氧以及营养物等。同时由于原位刺激法利用原位微生物,只添加营养物质,不投加外源微生物,具有本低、易操作、无二次污染同时亦可改善土壤环境的优点,因此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将血粉添加入DDTs污染老化土壤中并辅以定期翻土,通过利用微生物对土壤中DDTs的吸收、转化、分解等代谢过程,促进DDTs的降解,进而去除土壤中的DDTs。本方法不投加外源微生物,修复过程安全,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7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