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拆卸的电池盒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31975.7 | 申请日: | 2016-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胜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拆卸 电池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拆卸的电池盒结构,其主要设计在于后壳内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端设有带正极弹簧、负极弹簧的导电座,后壳内位于导电座后侧设置滑动卡扣,滑动卡扣一端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为操作端。电池盒内端设有扣钩,以及两个通孔,导电座设有当电池盒完全置于电池仓内时,对电池盒内端施加弹力的弹片。当电池盒完全滑入电池仓内时,扣钩穿过导电座与滑动卡扣扣合锁止,正极弹簧、负极弹簧沿各自对应的通孔伸入电池盒内。当推动滑动卡扣操作端与操作口分离时,滑动卡扣与扣钩脱扣。本发明结构较简单,空间排布紧凑、合理,电池盒拆卸较为方便、可靠,适合应用于各类电池设备,或同类电池设备的结构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收纳结构,是一种方便拆卸的电池盒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盒,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收纳电池的结构,如常见的遥控器、收音机、手电筒等利用小型电池实现供电的设备,均带有一个电池收纳仓,用于放入电池。现有的电池收纳结构样式较多,有伸缩式,也有翻盖式,不同的结构样式所对应的需求也不相同。例如从美观角度来说,伸缩式具有隐蔽效果,不容易破坏美观,而翻盖式则需要破坏电池设备的表面,难免影响美观,故很多追求美观设计的电池设备均将电池盒设计为伸缩式。但现有隐蔽式的电池盒仍然较多是采用端面扣合的样式,即电池盒采用伸缩式装入,而电池盒外端盖与载体设备的外端口之间仍然是传统的卡扣连接,导致载体设备的端面仍然存在美观性问题,且卡扣操作较为费力,操作不当容易磨损断裂。虽然也有将卡扣设计在电池盒内端,且电池盒内端设计弹簧,载体设备外部设置对应的控制按钮,当按下控制按钮,电池盒即可自行弹出。这种结构设计美观,操作方便,但结构相对复杂。为此,有待对现有的电池收纳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电池盒结构,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
该方便拆卸的电池盒结构包括后壳、电池盒,后壳内设有适合电池盒从后壳末端滑入的电池仓,电池仓内端设有带正极弹簧、负极弹簧的导电座。所述后壳内位于所述导电座后侧设置一定向滑动的滑动卡扣,滑动卡扣一端连接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限位于后壳内,滑动卡扣另一端为操作端,后壳设有对操作端限位的操作口,复位弹簧初始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抵紧滑动卡扣,滑动卡扣的操作端限位于操作口内;所述电池盒外端与所述电池仓外端口匹配,电池盒内端设有扣钩,以及两个分别适合所述正极弹簧、负极弹簧伸入电池盒内的通孔,所述导电座设有当电池盒完全置于电池仓内时,对电池盒内端施加弹力的弹片;当所述电池盒完全滑入电池仓内时,所述扣钩穿过所述导电座,并与所述滑动卡扣扣合锁止,所述正极弹簧、负极弹簧沿各自对应的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电池盒内;当推动所述滑动卡扣操作端与操作口分离时,所述滑动卡扣与所述扣钩脱扣。该种电池盒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不仅巧妙地利用了正极弹簧、负极弹簧作为电池盒弹出的弹力元件,省去了电池盒一端的电极导电片,节省了安装空间,且导电座设计了独立的弹片,当电池盒内未安装电池时,依靠弹片,依然可将电池盒部分弹出,方便电池盒的拆卸,操作较为可靠。
所述滑动卡扣的滑动方向相对于所述后壳的两侧面呈垂直,所述后壳内设有对滑动卡扣滑动导向的滑槽。该种结构空间利用较为合理,具有节省安装空间的效果。
上述方案结构的一种替换方案结构:所述导电座设有正极弹簧、负极弹簧、弹片替换为导电座仅设有正极弹簧和负极弹簧,所述电池盒一端设有两个通孔替换为设有一个适合所述正极弹簧伸入电池盒内的通孔,以及一个将电池盒内电池与所述负极弹簧导电连接的负极导电片;当所述电池盒完全滑入电池仓内时,所述正极弹簧沿对应的所述通孔伸入电池盒内,所述负极弹簧与所述负极导电片导电并弹性相抵。该替换方案同样具有结构简单,电池盒拆卸方便、可靠的优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较为简单,空间排布紧凑、合理,电池盒拆卸较为方便、可靠,适合应用于各类电池设备,或同类电池设备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胜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胜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1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电池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