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老化素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23555.4 | 申请日: | 201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33/105;A23L33/17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5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素肉食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老化素肉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仿生食品是食品行业的一个新品种,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 开发的“人造食品”,在产品特性上具备模仿天然食品、食用方便、 营养健康等特点,素肉是仿生食品中颇受欢迎的一大类,它是采用先 进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经成型、蒸煮、炒制等过程加工而成的仿荤 食品,外形、色、香、味等与荤食相似。
目前市场上的素肉产品以提升素肉口感为主,例如现有技术一种 辣子素肉食品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440555.3),其特点是将大豆 榨出10-14%的油后粉碎至不低于60目细度,然后挤压膨化制得颗粒 状,具有类似肉纤维组织和口感的豆制品,再经烘烤至水分8-10%, 油炸后配花生、辣椒等调味品,制得的辣子素肉食品;本产品将具有 肉纤维组织结构和口感的素肉进一步加工,成品酥脆香辣,开拓了素 肉挤压膨化豆制品领域的新类型。
另现有技术一种麻辣素肉(CN201510474910.8),通过步骤:一、 原料处理;二、涂糖油炸;三、煮制熟化;四、冷却包装;五、真空 封口;六、杀菌急冷;七、吹晾除水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原料处理 和涂糖油炸,使得大豆拉丝蛋白着色产香并起到杀菌作用,而煮制熟 化将卤水香味进一步带入大豆拉丝蛋白中,使其产香入味、增色,后 续工序保证了进一步灭菌保质,使得食品保鲜期达到30天,冷藏存 储4个月;经本步骤所生产出的产品,麻辣鲜香,口感肉嫩、营养丰 富。
随着消费者对素肉品质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以口感为卖点的素 肉食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老化素肉及其 制备方法,在保证素肉口感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有效避 免了因食用动物肉制品带来的不健康隐患,并且素肉内含有的儿茶素 和赖氨酸对人体起抗老化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抗老化素肉,其原料重量百分 比为:大豆35%-45%,菜豆20%—25%,小麦面筋粉20%-25%,蚕 豆10%-25%,浆料5%-8%,儿茶素0.5%-1%,赖氨酸0.5%-1%。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一种抗老化素肉,其原料重量百分比 为:大豆40%,菜豆24%,小麦面筋粉20%,蚕豆10%,浆料5%, 儿茶素0.5%,赖氨酸0.5%。
进一步的,所述浆料为植物油、食用盐、辣椒粉、花椒、姜粉和 味精,其中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植物油80%-85%,食用盐5%-8%, 辣椒粉4-6%,花椒2%-3%,姜粉1%-2%,味精0.5%-1.5%。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所述浆料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植物 油85%,食用盐6%,辣椒粉4%,花椒粉2.5%,姜粉1%,味精1.5%。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儿茶素和赖氨酸均从花生中提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抗老化素肉的制备方法,其包 括:
步骤1,将豆类原料中大豆、菜豆、蚕豆中的异物拣选分离出来;
步骤2,将拣选后的大豆、菜豆和蚕豆搁置在纯净水中自然侵泡, 侵泡条件为:水温0-40度,时间为15-48小时,当水温越高时,侵泡 时间应相应的减少;
步骤3,将侵泡后的大豆、菜豆和蚕豆捞入食品搅拌装置中,并 加入高出大豆、菜豆和蚕豆原料二分之一高度的水进行充分搅拌,搅 拌条件为:搅拌速度设定为30-120转/分,搅拌时间设定为4-16分钟;
步骤4,把小麦面筋粉、儿茶素和赖氨酸倒入搅拌装置,重新设 定搅拌条件为:搅拌速度设定为40-100转,搅拌时间设定为3-6分钟, 制得豆类备料;
步骤5,将植物油烧至八成热,依次放入花椒粉、辣椒粉和姜粉, 使油温保持八成热,并加入食用盐和味精制得浆料;
步骤6,将豆类备料和浆料加入素肉机中进行挤压蒸煮,加热挤 压形成素肉成型;
步骤7,将成型后的素肉按,既定形状进行切断后烘干即得素肉成 品。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食品搅拌装置优选电加热搅拌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