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0354.9 | 申请日: | 2016-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邢健;周斌;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耐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8;F42D1/00;F42D5/0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徐汇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爆破 振动 底板 基岩 影响 方法 | ||
1.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设计要求对核岛进行爆破开挖,一直挖至距最终核岛底板设计标高X米的深度,从而形成厚度为X米的保护层;
第二步、设计对边线、炮孔位置及开挖深度,炮孔成排排列,采用小的最小抵抗线及宽的炮孔间距来设计炮孔间排距,当炮孔逐排起爆时,使得当前一排炮孔爆破变为单孔爆破,且为后排炮孔创造弧形的爆破临空面,使得后排炮孔爆破时为多面临空爆破;
第三步、根据设计对边线、炮孔位置及开挖深度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后,再根据测量放线结果进行钻设成排垂直炮孔,每个炮孔的深度为L米;
第四步、在炮孔的孔底装入柔性材料作为缓冲垫层;
第五步、在各个装入缓冲垫层的炮孔中分三段装药,先在缓冲垫层上以线状药密度Akg/m装入炸药,形成加强装药段,加强装药段的厚度为H 1,再以线状药密度Bkg/m装入炸药,B<A,形成孔中正常装药段,孔中正常装药段的厚度为H 2,加强装药段与正常装药段共同构成药卷,每个炮孔开口处有填塞段,填塞段与药卷之间形成厚度为L-H1-H2的空气柱;
第六步、在每个炮孔中放入起爆雷管后,将炮孔口的填塞段用常规材料填塞;
第七步、起爆网络采用毫秒微差顺序起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七步后还包括:
第八步、建立爆破振动监测系统。
3.核岛底板基岩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中,采用小的最小抵抗线及宽的炮孔间距来设计炮孔间排距,炮孔密集系数m=2~2.5,炮孔间距a=1.4~1.8m,最小抵抗线W=排距b=a/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抵抗线W=0.62~0.9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步中,缓冲垫层的厚度为200~3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步中,加强装药段的厚度H 1=L/7,填塞段与药卷之间的厚度为L/5;
在所述第六步中,起爆雷管放在距孔底2L/7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七步中,起爆网络的微差间隔时间不少于25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耐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耐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3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温炮孔的膨胀堵塞物及高温炮孔分段注水降温方法
- 下一篇: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