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寒湿的中药外用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55091.8 | 申请日: | 2016-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博鑫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9/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李外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寒湿 中药 外用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外用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寒湿的中药外用制剂。
背景技术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 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 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 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寒湿是万病之源,“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 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振,难以 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和白领女 性,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 表现为肿瘤。
祛寒湿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存在疗效慢、副作用大的 缺陷,物理治疗目前市场上采用使用酒精点火加热的治疗较多,具体方法为用 湿毛巾扑在患处涂上酒精加热,一般用纯度为95%酒精,过敏者用75%的酒精打 通全身经络。由于该火疗方法使用的是高燃度的酒精,把酒精撒在毛巾上,稍 有不慎,酒精引燃的火很有可能会迅速蔓延,操作风险系数高且治疗效果不显 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寒湿的中药外用制剂,该中药外用制剂无毒副 作用,治疗时间短且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寒湿的中药外用制剂,该中药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 由以下原料制成:
麻黄10-70份、桂枝10-70份、红花10-70份、川芎10-70份、白蒺藜10-70份、 连翘10-70份、赤芍10-70份、白芍10-70份、当归10-70份、佩兰10-70份、香附10-70 份、独活20-80份、羌活40-100份、丹参80-140份。
优选的是,该中药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麻黄30-50份、桂枝30-50份、红花30-50份、川芎30-50份、白蒺藜30-50份、 连翘30-50份、赤芍30-50份、白芍30-50份、当归30-50份、佩兰30-50份、香附30-50 份、独活40-60份、羌活60-80份、丹参100-120份。
优选的是,该中药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麻黄40份、桂枝40份、红花40份、川芎40份、白蒺藜40份、连翘40份、赤 芍40份、白芍40份、当归40份、佩兰40份、香附40份、独活50份、羌活70份、 丹参11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寒湿的中药外用制剂,该中药外用制剂采用麻黄、桂枝、 红花、川芎、白蒺藜、连翘、赤芍、白芍、当归、佩兰、香附、独活、羌活和 丹参为原料,将上述中药和纯粮食酿造的白酒混合制成中药外用制剂进行火灸, 火灸是中医温热疗法的一种,以中药外用制剂为火引,手掌蘸火,在人体真皮 部位施火治疗,可起到祛寒湿且具有有病治病、无病治未病的作用,和现有技 术相对比,本发明的中药外用制剂无毒副作用,无任何风险,疗程短,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寒湿的中药外用制剂,该中药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 由以下原料制成:
麻黄10-70份、桂枝10-70份、红花10-70份、川芎10-70份、白蒺藜10-70份、 连翘10-70份、赤芍10-70份、白芍10-70份、当归10-70份、佩兰10-70份、香附10-70 份、独活20-80份、羌活40-100份、丹参80-140份;
优选的是,麻黄30-50份、桂枝30-50份、红花30-50份、川芎30-50份、白蒺 藜30-50份、连翘30-50份、赤芍30-50份、白芍30-50份、当归30-50份、佩兰30-50 份、香附30-50份、独活40-60份、羌活60-80份、丹参100-120份;
更优选的是,麻黄40份、桂枝40份、红花40份、川芎40份、白蒺藜40份、 连翘40份、赤芍40份、白芍40份、当归40份、佩兰40份、香附40份、独活50份、 羌活70份、丹参110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麻黄:辛、微苦,温。肺经、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心、膀胱经。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 化气。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博鑫,未经刘博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5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妇女不孕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