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52571.9 | 申请日: | 2016-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能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C02F1/28;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砷吸附剂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匮乏,环境负担也不断加 重,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有机污染 物,加速了水体中藻类物质的生长繁殖,使水体恶化加速,环境污染 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污水处理技术在生产和生 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砷常被掺入合金、制造杀虫剂、制造药物和玻璃等,并可 通过食物链或地下水、地面水进入人体或其它生物体,从而危害人类 健康和整个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需求,本发明特别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砷吸附剂及其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处理砷吸附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硅酸硫酸铝:38-45份,聚合硅酸铝铁:20-30份,
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4-7份,
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2-3份,
3,4,5-三羟基苯甲酸:1-2份,聚铝硅氧烷:1-2份,
吡啶-2,6-二羧酸:1-2份,氟硅酸钠:1-2份,
甲基苯并三氮唑:0.5-1份,硅铝酸镁:0.5-1份,、
硝酸银:0.02-0.8份。
所述组分还包括硫酸铝0-1重量份。
所述组分还包括连二亚硫酸钠0-1重量份。
一种水处理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聚硅酸硫酸铝38-45重量份、聚合硅酸铝铁20-30重 量份、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4-7重量份、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 基硅醇2-3重量份、3,4,5-三羟基苯甲酸1-2重量份、聚铝硅氧烷 1-2重量份、吡啶-2,6-二羧酸1-2重量份、氟硅酸钠1-2重量份、 甲基苯并三氮唑0.5-1重量份、硅铝酸镁0.5-1重量份、硝酸银 0.02-0.8重量份、硫酸铝0-1重量份和连二亚硫酸钠0-1重量份, 加入球磨机中研磨5-10分钟;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混合20-3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到水 处理砷吸附剂。
所述高压均质机中的混合温度为90-110℃,混合压力为 21-24MP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水处理砷吸附剂以聚硅酸硫酸铝和聚合硅酸铝铁 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 甲基硅醇、3,4,5-三羟基苯甲酸、聚铝硅氧烷、 吡啶-2,6-二羧酸、氟硅酸钠、甲基苯并三氮唑、硅铝酸镁和硝酸银, 制得的水处理砷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去污吸附能力和良好的污水净化 效果。
(2)本发明的水处理砷吸附剂能有效吸附水中的砷,吸附率高, 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适用于不同PH值的污水处理。
(3)本发明的水处理砷吸附剂,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 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称取聚硅酸硫酸铝38kg、聚合硅酸铝铁20kg、甲基三乙酰 氧基硅烷4kg、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2kg、3,4,5-三羟基 苯甲酸1kg、聚铝硅氧烷1kg、吡啶-2,6-二羧酸1kg、氟硅酸钠1kg、 甲基苯并三氮唑0.5kg、硅铝酸镁0.5kg、硝酸银0.02kg、硫酸铝1kg 和连二亚硫酸钠1kg,加入球磨机中研磨5分钟;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90℃、21MPa下混合20分钟,冷却至室 温,得到水处理砷吸附剂。
制得水处理砷吸附剂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称取聚硅酸硫酸铝38kg、聚合硅酸铝铁20kg、甲基三乙酰 氧基硅烷4kg、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醇2kg、3,4,5-三羟基 苯甲酸1kg、聚铝硅氧烷1kg、吡啶-2,6-二羧酸1kg、氟硅酸钠1kg、 甲基苯并三氮唑0.5kg、硅铝酸镁0.5kg和硝酸银0.02kg,加入球磨 机中研磨5分钟;
(2)加入高压均质机中90℃、21MPa下混合20分钟,冷却至室 温,得到水处理砷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能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能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