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间断电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83482.4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启祐;阿部翔一;井上文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M5/458 | 分类号: | H02M5/458;H02J9/06;H02M7/4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牛玉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间断电源 装置 | ||
在该不间断电源装置中,分别设有直流电压生成用的第1转换器(2)和电力再生用的第2转换器(5),利用母排(B1~B3)将直流母线(L1~L3)、第2转换器(5)以及双向斩波器(6)之间连接。由复合母排(24)构成母排(B1~B3),将第2转换器(5)所含的第1半导体模块(M1d、M2d)与双向斩波器(6)所含的第2半导体模块(M1a~M1c、M2a~M2c)分别搭载于复合母排(24)而连接于母排(B1~B3)。将母排(B1~B3)与第1以及第2半导体模块(M1a~M1d,M2a~M2d)构成为一体的转换器单元(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间断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停电时将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负载供给的不间断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不间断电源装置具备转换器、逆变器、以及双向斩波器。在从交流电源供给交流电压的通常时期,来自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由转换器转换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由双向斩波器向蓄电装置供给,并且由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负载供给。在停止从交流电源供给交流电压的停电时期,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压经由双向斩波器向逆变器供给,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负载供给。
日本特开2014-7303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整流二极管、逆变器、以及再生转换器的电力转换装置。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压由整流二极管转换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由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感应电动机供给。感应电动机产生的再生电力由逆变器转换为直流电压。在直流电压超过上限值的情况下,直流电压由再生转换器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交流电源返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3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的不间断电源装置的转换器具有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而向逆变器供给的功能、以及在因负载所产生的再生电力导致直流电压过大的情况下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交流电源返回的功能。因此,转换器的控制变得复杂。
因此,考虑用专利文献1的整流二极管以及再生转换器替换不间断电源装置的转换器,从而实现转换器的控制的简化。但是,若利用整流二极管以及再生转换器替换不间断电源装置的转换器,则存在装置尺寸大型化的问题。
因此,该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控制的简化与装置尺寸的小型化的不间断电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发明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具备:第1转换器,将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负载供给;直流母线,连接在第1转换器与逆变器之间,用于传递直流电压;母排,连接于直流母线,用于传递直流电压;第2转换器,连接于母排,在直流母线的直流电压超过上限值的情况下,使从母排接收到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交流电源返回;双向斩波器,连接于母排,在从交流电源供给交流电压的通常时期,将从母排接收到的直流电压向蓄电装置供给,在停止从交流电源供给交流电压的停电时期,将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压经由母排向逆变器供给;以及电路基板,包含母排。第2转换器包含第1半导体装置,双向斩波器包含第2半导体装置以及电抗器,第1以及第2半导体装置分别搭载于电路基板而连接于母排。
发明效果
在该发明的不间断电源装置中,由于分别设有直流电压生成用的第1转换器与电力再生用的第2转换器,因此能够实现控制的简化。并且,利用母排将直流母线与第2转换器以及双向斩波器之间连接,设置包含母排的电路基板,将第2转换器的第1半导体装置与双向斩波器的第2半导体装置分别搭载于电路基板而连接于母排。因此,能够将第1以及第2半导体装置与母排构成为一体的单元,能够实现装置尺寸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3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