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室红外线染色机用多种染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63025.9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洪锡壹;李熙东;沈载仑;李范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D06B23/28 | 分类号: | D06B2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李欣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红外线 染色 多种 染液 检测 装置 方法 | ||
为了利用红外线染色机中的多种染液检测单元对染液进行检测,接收从外部输入的针对多种染液检测单元的检测用设定信息,基于预设的设定信息开始进行染色。基于检测用设定信息将光线反射到装有染液的染液杯内部对染液进行检测,对关于经过检测的染液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红外线染色机用多种染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染色实验室中为了样品染色最常用的染色机构是红外线作为热源的红外线染色机。对于红外线染色机,一次可将24个样品同时染成不同颜色,还能够以反应性、酸性、分散性染料等各种染色温度进行染色。
对于这种红外线染色机,利用多个染液杯进行样品染色,此时所采用的染液杯以密封状态固定在染色机内部的旋转轴上并上下旋转进行染色。由于染液杯为密封状态,一旦开始进行染色后,只有在染色结束时才能知道内部的染色状况。
也就是说,在进行染色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知道染液是否正常渗入、染色时间是否适宜、染色是否顺利。因此,染色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只能相信实验确实按照染色处方以正确的染液和染色时间、染色方法进行,当然打开封盖确认之前根本无法知道染液杯内的染色状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红外线染色机用多种染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对红外线染色机中密封旋转的多个染液杯内的染液,在染色的同时检测单个染液杯内的染液。
技术方法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染液检测装置包括:多种染液检测单元,其分别对多个染液杯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通过透射光线检测染液杯内部的染液,并提供检测到的染液信息;以及染液检测单元,其产生透射到所述染液杯的光线,并对所述多种染液检测单元提供的染液信息进行分析后显示分析的结果。
所述多种染液检测单元可包括:第一缆线,其用于传递从所述染液检测单元中的灯发射的光线;第二缆线,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缆线传递后在所述染液杯被反射的含有染液信息的光线传递到所述染液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器;以及多个染液传感器模块,其通过所述第一缆线与所述灯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缆线与所述检测器连接,并根据所述染液检测单元的控制基于通过所述第二缆线移动的光线检测所述染液杯内部的染液的变化。
所述染液检测单元可包括:所述灯,其用于产生并发射通过所述第一缆线来传递的光线;所述检测器,其接收通过所述第二缆线传递的含有所述染液信息的光线,并对接收的光线进行分析以提取所述染液信息;染液检测显示器,其用于显示所述检测器提取的染液信息;染液检测单元控制器,其接收从外部输入的所述灯发射光线的周期和将要工作的染液传感器模块数对所述灯和所述染液传感器模块进行控制,当由多个染液杯中任意染液杯位置传感器感测到的染液杯的位置处于预设的位置时,对所述灯进行控制使其发出光线,并对所述检测器进行控制使其可提取染液信息;以及第三缆线,其连接所述染液检测单元控制器和所述染液杯位置传感器,并将所述染液杯位置传感器收集到的染液杯的位置信息传递到所述染液检测单元控制器。
所述红外线染色机可包括:染色机控制单元,其存储从外部输入的含有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工艺的信息以对红外线染色机进行控制;以及染色机门体,其具有所述多种染液检测单元。
所述染色机门体可包括:染液杯位置传感器,其对红外线染色机内部的染液杯进行控制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停止在预设的位置上,并感测停止在所述预设的位置上的染液杯的位置信息后提供给所述染液检测单元。
所述染液杯可包括:染液循环框架,其为染液杯内部的染液循环的空间;染液密封石英板,其将从灯发射并顺着第一缆线提供的光线无畸变地透射到染液,还起到封堵作用以免染液泄漏;染液反射板,其使穿透所述染液密封石英板并穿过所述染液杯内部的染液的光线被反射;染液杯压盖,其将所述染液密封石英板顶压在染液杯上;以及染液杯盖体,其使染液杯能够支撑于连接在使所述染液杯旋转的染液杯旋转轴的染液杯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未经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3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