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开/关闭装置和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59357.X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7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宫内隆纪;小池纯;橘田英晃;小沼裕之;木下征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5/68 | 分类号: | B29C45/68;B22D1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雨;刘林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开 关闭 装置 成型 | ||
提供一种打开/关闭装置,其能够消除在轴杆机构的连杆连接部中的衬套和销之间形成的小间隙的影响,并且还能够提高例如模具更换的可实现性。根据实施例的打开/关闭装置包括:固定盘(20),一对模具中的一个模具(21)安装到该固定盘(20);可动盘(22),另一个模具(23)安装到该可动盘(22);受压盘(24),其经由系杆(36)连接到固定盘(20);通过使可动盘(22)前后运动来打开/关闭模具的打开/关闭机构,其包括将受压盘(24)和可动盘(22)连接的肘杆机构(28);用于驱动打开/关闭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用于与第一驱动机构结合地沿给定方向向可动盘(22)施加负载的第二驱动机构(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和诸如注射成型机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被广泛地用于成型装置中,诸如注射成型机中。在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中,产生模具打开/关闭力和模具夹持力的肘杆机构设置在受压盘和可动盘之间。
在使用注射成型机的各种成型方法中,发泡成型方法最近备受关注。发泡成型方法能够生产包含无数空气气泡的成型树脂产品。因此,发泡成型方法能够生产轻质成型产品,并且还能够向成型产品赋予热绝缘特性、吸声特性等等。
在发泡成型中,在夹持模具之后,将包含发泡剂的熔融树脂填充到模具的空腔中。在熔融树脂的表面层固化成表皮层之后,需要稍稍打开模具(“退芯”操作)并且增加空腔的容积以便使熔融树脂发泡。在发泡成型中,成型产品的厚度和发泡状态由模具稍打开操作时的模具的打开程度确定。因此,对于确保成型产品的质量而言,在模具稍打开操作时可动盘的停止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对于具有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的成型装置而言,在模具稍打开操作时可动盘的停止精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是因为在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中,在连接肘杆机构的连杆的连杆连接部和销之间存在小间隙,并且由该间隙导致的误差将降低可动盘的停止精度。
为了提高在模具稍打开操作时可动盘的停止精度,已经对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进行了各种改进。
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公开文献No.2006-334793已经提出了一种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其具有位于固定盘和可动盘之间的模具附近的空腔膨胀机构,以用于与模具的空腔的膨胀相结合地推动可动盘并使可动盘移动。
日本专利特开公开文献No.2011-31535描述了一种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固定盘和可动盘之间的旋转盘。具有不同形状的两种类型的产品空腔的模具被安装到旋转盘。当在发泡成型时打开模具时,借助沿模具打开/关闭方向使旋转盘移动的驱动机构,沿模具打开方向推动可动盘并使可动盘移动。
日本专利特开公开文献No.2008-110498公开了一种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其包括由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构成的可动盘,肘节机构轴向安装到第一可动盘,可动模具安装到第二可动盘。在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之间设置有液压压力缸和位置传感器。
在日本专利特开公开文献No.2008-110498中公开的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中,模具夹持力被液压压力缸从后方直接施加在模具上。此外,在第一可动盘和第二可动盘之间的距离由位置传感器测量,并且测量的距离被反馈以便控制可动盘的位置。但是,没有考虑当发泡成型时在退芯操作中在销和肘杆机构的连杆连接部之间的间隙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特开公开文献No.2006-334793和日本专利特开公开文献No.2011-31535中公开的肘节型模具夹持装置中,结合模具空腔的膨胀来推动相应可动盘并使相应可动盘移动。这使得能够消除在销和连杆连接部之间的小间隙的影响。
但是,设置在固定盘和可动盘之间以便推动可动盘并使可动盘移动的特别的空腔膨胀机构或者用于可动盘的驱动机构使得非常难以执行诸如模具更换的工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机械株式会社,未经东芝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