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蒸汽联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44797.9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燕;郑赟;黄镜欢;马雪松;李伟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6/18 | 分类号: | F02C6/18;F02C7/224;F01K23/10;F01K1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蒸汽 联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运行工况是根据其负荷状态实时调整的,由于负荷的变化,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往往不能满负荷发电,低负荷时燃气蒸汽联合系统效率相对较低。
目前提高蒸汽循环效率主要途径为增加蒸汽轮机的进汽参数从而提高蒸汽轮机的做功效率,然而,选择更高压力和更高温度的蒸汽轮机和余热锅炉,大幅度增加了电厂初投资,回收期较长,无论是新建机组还是老机组改造,都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热效率高,设备造价低。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凝汽器、以及凝结水加热器,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凝结水加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从所述凝结水加热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所述凝结水加热器的管路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抽水口、以及第二抽水口,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凝结水加热器的管路上、或者所述凝结水加热器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补水口、以及第二补水口;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燃料预热器,所述燃料预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抽水口对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补水口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与空气源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空气进口对接;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抽水口、所述第二补水口对接,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与燃气源对接,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料进口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结水加热器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之间设有流量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结水加热器与所述燃料预热器之间设有调节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轮机的空气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或/和,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料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余热烟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上,所述凝结水加热器为所述余热烟道内的最末一级换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抽水口进入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给水的温度为70℃至90℃;或者,从所述第二抽水口进入所述燃料预热器的给水的温度为70℃至90℃。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余热换热器、空气预热器、以及燃料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燃料预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分别与所述余热换热器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空气进口对接,所述第四换热通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料进口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还设有至少一级蒸汽循环换热器,所述蒸汽循环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在所述余热烟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上,所述余热换热器位于最末一级所述蒸汽循环换热器的下游。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料和空气进入燃气轮机中燃烧做功,做功后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的余热烟道,并且对蒸汽循环回路的给水进行加热,给水加热后的成为水蒸气进入蒸汽轮机做功,做功后的水蒸气进入凝汽器凝结为给水,给水经过凝结水加热器回流至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中部分给水从第一抽水口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内,对空气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预热,空气被升温,给水降温,升温后的空气进入燃气轮机燃烧,降温后的给水从第一补水口回流至凝结水加热器;凝结水加热器中部分给水从第二抽水口进入燃料预热器的第三换热通道内,对燃料换热器的第四换热通道内的燃料进行预热,燃料被升温,给水降温,升温后的燃料进入燃气轮机燃烧,降温后的给水从第二补水口回流至凝结水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4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