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互作分离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50865.5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贾小丽;叶江华;吴承祯;胡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4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互作分离盘。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指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通常它们个体非常微小,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微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繁殖快,代谢能力强,种类多,分布广,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变异,适应性强,容易培养。微生物一般以群体形式存在,因此在群体存在过程中,微生物之间通过自我调节实现整个微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平衡源自于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即共生与拮抗。可见,研究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有利于实现人为的主动调节使微生物生态系统在短期内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技术手段分辨微生物的互作速度缓慢,清楚度不高,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互作分离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互作分离盘,包括圆形的底盘,所述底盘的中心部设置有用于倒入培养基的圆形的中心盘体,所述中心盘体的周侧对称均布有四个圆形的周侧盘体,每个周侧盘体与中心盘体之间均经通道进行相通,所述中心盘体的中心部还设置有直径小于中心盘体的用于接种微生物菌株的圆形盘体A,所述周侧盘体的中心部均设置有直径与圆形盘体A相同的用于接种微生物菌株的圆形盘体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的优势,采用固定化模具让其定向通道生长,进而判定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该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底盘,2-中心盘体,3-周侧盘体,4-通道,5-圆形盘体A,6-圆形盘体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微生物互作分离盘,包括圆形的底盘1,所述底盘的中心部设置有用于倒入培养基的圆形的中心盘体2,所述中心盘体的周侧对称均布有四个圆形的周侧盘体3,每个周侧盘体与中心盘体之间均经通道4进行相通,所述中心盘体的中心部还设置有直径小于中心盘体的用于接种微生物菌株的圆形盘体A5,所述周侧盘体的中心部均设置有直径与圆形盘体A相同的用于接种微生物菌株的圆形盘体B6。
具体实施过程: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倒入中心盘体中使培养基充满中心盘体、周侧盘体、通道,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将微生物菌株A接种于圆形盘体A、将微生物菌株B接种于圆形盘体B,放置于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通过观察微生物繁殖后在通道上两种微生物菌株的长势即可分析两种微生物之间的互作是共生关系、还是相互拮抗。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微生物互作分离盘。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学院,未经武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0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