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发动机试验室起动电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40099.4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东;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陈产林 |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试验室 起动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台架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发动机在试验台架上的起动,通常有可控硅整流起动电源及蓄电池两种方式。由于使用蓄电池成本高,维护不方便,因此目前国内行业大都采用起动电源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起动电源普遍使用可控硅整流加电抗器滤波储能技术,该技术存在输出直流电压中交流成分过大和瞬间放电能力弱的缺陷,容易造成起动电压降幅过大,电流过高,从而对发动机起动电机会造成损伤。如进行发动机五百小时冷热冲击试验时,每十分钟起动一次,经常发生直接烧坏起动电机的故障,增加了试验成本,影响发动机台架试验正常进行,而且对起动电机的可靠性考核产生错误的结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发动机试验室起动电源装置,采用该装置能改善输出电源品质,满足发动机在试验室要求频繁起动的条件下,保证起动电机工作电压符合规范要求,使发动机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发动机试验室起动电源装置,市电输入经起动控制单元,电气保护单元,大功率整流充电模块单元,直流充电回路与高性能电容组单元串联连接,同时与负极输出接线桩连接,12V/24V切换单元通过12V正极输出接线桩和24V正极输出接线桩与高性能电容组单元并联连接,电气仪表显示单元与12V/24V切换单元和负极输出接线桩串联连接。
通过选装高性能电容组的数量调节可以实现等同或超越蓄电池的输出电源品质,使本装置实现大电流小压降,完全满足车用发动机在可靠性试验过程起动电机需要频繁起动而不发生故障的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1中:1为市电输入,2为起动控制单元,3为电气保护单元,4为大功率整流充电模块单元,5为直流充电回路,6为高性能电容组单元,7为24V正极输出接线桩,8为12V/24V切换单元,9为电气仪表显示单元,10为12V正极输出接线桩,11为负极输出接线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车用发动机试验室起动电源装置,220V市电输入1经起动控制单元2,电气保护单元3,大功率整流充电模块单元4,直流充电回路5与高性能电容组单元6串联连接,同时与负极输出接线桩11连接,12V/24V切换单元8,通过12V正极输出接线桩10和24V正极输出接线桩7与高性能电容组单元6并联连接,电气仪表显示单元9与12V/24V切换单元8和负极输出接线桩11串联连接。起动控制单元2首先判断电源是否为负荷状态,如在负荷状态则电气保护单元3控制大功率整流充电模块单元4充电,同时防止高性能电容组单元6大电流过充,并起动风扇对装置进行降热,直流充电回路5输出直流电压对高性能电容组单元6进行即时小电流补充充电;如不在负荷状态,则电气保护单元3控制大功率整流充电模块单元4停止充电,同时当温度低于50度时关闭散热风扇,直流充电回路5也停止输出直流电压对高性能电容组单元6进行的即时小电流补充充电。高性能电容组单元6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量后,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混联联接方式,达到直流输出12V/24V两种电压模式,24V正极输出接线桩7和负极输出接线桩11输出24V电压,12V正极输出接线桩10和负极输出接线桩11输出12V电压。电气仪表显示单元9通过12V/24V切换显示单元8切换连接24V正极输出接线桩7或12V正极输出接线桩10,可分别显示24V和12V输出电压。
本装置外观设计简洁,移动方便,具有起停控制功能和各类运行参数指示功能,且整个系统设计有完善的短路、过载、电容过冲等电气保护功能,经多次车用发动机500小时热冲击试验考核,没有出现因起动电源装置引起的起动电机故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经测试,此新型设计方案经合理选取高性能电容组的数量后,起始起动瞬间输出电压的降幅为国内主流可控硅整流起动电源的24%,为195型蓄电池起动电源的73%,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优于可控硅整流起动电源及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0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