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水线自动给油器和含有该给油器的钩头流水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35936.4 | 申请日: | 201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6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德 |
| 主分类号: | B65G45/02 | 分类号: | B65G4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线 自动 含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自动给油器和含有该给油器的钩头流水线。
背景技术
钩头流水线是车辆检修车间一条重要的检修流水线之一。主要承担货车车钩的分解、检修及组装工作,流水线的正常运转,对确保车辆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钩头流水线的基本工作流程为,将拆解后的车钩放置在盛放架上,随着主传动链轮转动,带动链条,使承台沿轨道向前运动,实现流水化作业。
在日常工作中流水线经常出现故障,导致运行中断,严重影响到检修工序间的正常运作。故障发生率较高的有:轴心轮断裂、轨道变形、链轮崩坏等,其中,轴心轮断裂占故障总数的70%。轴心轮发生故障后,轨道上的轴心轮将产生卡滞现象,驱动装置继续牵引,轴心轮和轨道发生相互挤压,造成轴心轮断裂及轨道擦伤、变形,甚至进一步引发链轮故障。轴心轮若卡死在轨道中,需要用氧气切割;若未卡死,直接拆除,拆除掉的承台或三角板无法使用,因此,不但影响正常的工作,而且会发生较高的维修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自动给油器和含有该给油器的钩头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流水线自动给油器,包括支架和油箱,所述油箱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油箱的顶部开设有注油口,所述油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路,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以适时开闭所述出油管路的控制开关。
可选的,所述出油管路包括出油管和出油阀门,所述出油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出油阀门,所述出油阀门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为感应开关、触发开关或接近开关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以架设在流水线导轨中的垫块。
可选的,所述垫块采用的材质为海绵,且所述出油管路的出油管延伸至所述海绵处。
可选的,所述横梁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清扫毛刷,所述清扫毛刷与所述海绵并排前后设置。
一种钩头流水线,包括动力设备、主传动链轮、导轨和承台,所述承台的尾端连接有所述流水线自动给油器或所述流水线自动给油器固定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外侧缘。
发明人调查发现,钩头流水线上轴心轮的断裂是由于轴心轮卡滞引起,导致轴心轮卡滞的原因:1.轨道与轴心轮润滑不足;2.清理钩头作业时,钩头上的杂物和铁屑掉落在轨道上。如果发明人每天对流水线进行清扫和给油,那么每次设备保养时均需将流水线停,在三人配合下,耗时3小时才能完成作业,而流水线又是相对密封的,无法做到全面给油。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自动给油设备,能够全面及时的润滑和清洁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设计包括油箱和出油管路,通过控制开关达到适时开闭出油管路的目的。当检测或感应到流水线上的较大震动时(由于杂物的干扰和润滑不足,轨道和轴心轮之间的摩擦和震动会不断增大),控制开关开启油路,对整个流水线进行清洁、润滑;当流水线和各部件运行平稳时,控制开关关闭油路,润滑任务完成。所谓适时,即在无需人为控制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根据流水线的运转情况,自动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流水线进行自动润滑保养,无需人为控制,减少了人工成本,延长了流水线上各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流水线的运转情况,选择性的润滑保养,避免长时间、大量的使用润滑油脂,节约了生产成本;有效降低钩头流水线故障率,减少故障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避免影响车间正常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给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钩头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支架;3、横梁;4、垫块;5、动力设备;6、主传动链轮;7、导轨;8、承台;11、注油口;21、控制开关;22、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德,未经周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5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