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12666.5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苏日申;孟宪杰;赵根生;王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飞鑫茂光缆有限公司;天津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38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度免调 拉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挤塑机上的 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
背景技术
线缆缆芯成型后,还需再其外包裹一层外护套,包裹外护套的工序一般 由挤塑机完成,缆芯自挤塑机机头上安装的模具中以一定的牵引速度穿过, 熔融态外护套料自模具模芯和模盖之间的间隙通过,包覆于缆芯外,经冷却 后即形成外护套。光缆外护套能否均匀包覆缆芯主要取决于挤塑机机头模具 模芯和模盖的同心度如何,现有模具模芯、模盖具有多种组合形式,但其同 心精度却往往不如人意,常需不断进行调整,既影响线缆质量,又浪费时间, 增加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同心度精度好,并且能够免除 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同心度调整作业的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
该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包括模芯和模盖,模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 头部、中部和尾部,头部呈圆柱状,中部呈圆台状,中部的两个圆底面中, 与头部相连接的圆底面直径和头部圆底面直径相等,与尾部相连接的圆底面 直径大于头部圆底面直径,模芯各部沿轴线开设有贯通的缆芯通道,模盖沿 其轴线开设有贯通的空腔,模芯自头部伸入模盖空腔,模芯外壁与空腔内壁 之间留有均匀间隙;
所述模芯还包括外缘呈圆形的配模片,配模片环模芯中部设置,将模芯 中部分隔为位于模芯头部和配模片之间的部分和位于模芯尾部和配模片之 间的部分,配模片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进料孔,还开设有若干通孔;
模盖空腔包括配模片腔、中腔和前腔,前腔与模芯头部相匹配,中腔与 位于模芯头部和配模片之间的模芯中部部分相匹配,配模片腔与配模片紧配 合,中腔最大直径截面圆的直径小于配模片腔截面圆直径,配模片腔底部的 台阶面上开设有与配模片上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模芯、模盖装配后,进料 孔连通配模片腔与中腔。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孔垂直于配模片轴线的截面呈扇形,沿配模片周向 均匀排布,通孔位于相邻两进料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孔垂直于配模片轴线的截面中,同心圆弧段所对应 的内壁为圆锥面,且锥度与模芯中部锥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模芯尾部和配模片之间的模芯中部部分上,与配模 片上通孔相对应位置挖设有扩料平台,扩料平台平行于模芯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孔和通孔均有四个,相邻两进料孔垂直于配模片轴 线的截面中,相邻的两条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15°~25°。
进一步的,所述配模片腔深度大于配模片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模盖包括一圆柱状本体和一截面为方形的夹持部,配模 片腔和中腔位于本体内,前腔位于夹持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尾部的端部攻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使用时,将模芯自头部伸入 模盖内,螺钉穿过模芯上的通孔,旋入模盖上的螺纹孔,将模芯、模盖组合 在一起,进料孔连通配模片腔与中腔,熔融态外护套料依次通过配模片腔、 进料孔、中腔和前腔,均匀包裹于自缆芯通道穿出的缆芯外。本同心度免调 拉管式模具线下装配,再安装于挤塑机机头上,模芯、模盖连接牢固,无位 移偏差,使得熔融态外护套料能够均匀包裹缆芯,从而保证了线缆质量;其 还避免了后续同心度的调整,减少了对生产过程的干扰,减少了对外护套原 料的浪费,省时省力,提高效率;此外,模芯、模盖可拆卸,便于对模具的 清洗和维护。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模芯右视图;
图2是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模盖右视图;
图4是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心度免调拉管式模具装配后依图2、图4所示 C-C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配模片、2.头部、3.中部、4.尾部、5.进料孔、6.通孔、7.缆芯通 道、8.配模片腔、9.中腔、10.前腔、11.台阶面、12.螺纹孔、13.本体、14.夹 持部、15.扩料平台、16.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飞鑫茂光缆有限公司;天津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长飞鑫茂光缆有限公司;天津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2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