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单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9555.1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冯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冯贵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4;B01D53/78;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单 高效 废气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单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城市(群)和局部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继除尘、脱硫、脱硝和机动车污染治理以后,工业废气的污染控制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最为重要的方向。在喷涂车间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有机溶剂,如二甲苯、甲苯、乙酸乙脂、丁酮等。在有机化学品合成及石油化工生产车间也会排放大量易挥发性恶臭废气。这些废气中往往含有低沸点、高挥发性的化合物等废气,既有毒又易燃。这些废气不仅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而且其中不少有毒害作用,有的还是致突变物与致癌物。废气中的烯烃和某些芳香烃化合物,在大气中,暴露在阳光下,还可以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洛杉矶型的光化学烟雾或工业型光化学烟雾,造成二次污染。鉴于排放废气的组分及其浓度的不同,目前我国在生产中常用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有多种,按照处理原理及工艺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当废气浓度高时(达到自燃水平),采用火炬燃烧法;当废气浓度低时,采用富集-燃烧法,如活性炭富集-燃烧、分子筛转轮吸附浓缩燃烧技术、蓄热催化燃烧技术(RCO)和蓄热焚烧技术(RTO)等;其他还有等离子体技术、水吸收-生物净化技术、水吸收-光催化技术和水吸收-膜技术等。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其缺点主要在于:形成二次污染、成本高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根据废气组分构成、排放强度、排放气废气浓度及排放环境特点选择工艺。
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净化处理的程序比较单一,且净化处理的程序比较机械化,不能根据废气的净化处理情况进行调整,不利于提高废气的净化率,使得没有得到净化的物质排入到空气中,跟其他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单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入气口、水溶箱、管道、分流处理器、净化箱、循环管道、自动加药机、喷淋头、凸体、检测装置和出气口,所述入气口一端连接水溶箱,所述水溶箱一侧连接管道的一端,所述管道上方设有分流处理器,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净化箱,所述净化箱一侧连接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方设置自动加药机,所述循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喷淋头,所述净化箱上方设有凸体,所述凸体一侧连接检测装置,所述净化箱一侧设置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分流处理器内设有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抽水机。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内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可以旋转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简单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通过多层净化过滤程序对废气进行净化,同时自动化监控废气净化程度,针对加入净化药物,达到可以排放的效果,降低排出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的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单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单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喷淋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气口,2、水溶箱,3、管道,4、分流处理器,5、净化箱,6、循环管道,7、抽水机,8、自动加药机,9、喷淋头,10、凸体,11、检测装置,12、出气口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冯贵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冯贵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的防伪方法
- 下一篇:移动式交通信息调查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