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0187.6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谭兴伦;邵勇军;孙健;林泉;王李颗;梁跃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钢筋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桩基施工时,为确保钢筋笼准确就位及桩基浇注混凝土后吊筋或吊丝不会留在桩基内影响开挖基础作业,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250870A)公开了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通过吊管下端管壁上开设的径向槽来钩住固定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并通过限位插杆插入吊管中使限位插杆插在第一个水平圈筋和吊管径向槽口之间来防止第一个水平圈筋脱离吊管径向槽;吊管上端设置有定位孔,吊管通过定位销插入吊管上的定位孔并将定位销支撑在桩架上的管上实现对钢筋笼的准确定位,在浇注完混凝土后,将限位插杆从吊管中抽出,然后再旋转吊管使得吊管径向槽口由朝外转向朝内,此时钢筋笼的第一水平圈筋脱离吊管径向槽,即可将吊管从基桩的混凝土中抽出。
上述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虽然能实现准确就位钢筋笼并能保证吊筋不会留在桩基内,但由于其吊管径向槽钩住固定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时需要借助限位插杆来确保第一个水平圈筋不脱离吊管径向槽,而且在浇注混凝土后抽出限位插杆还需要旋转吊管使吊管径向槽口转向朝内才能顺利地将吊管从基桩的混凝土中抽出,仍存在操作繁琐、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更为简便的既能实现准确就位钢筋笼又能保证吊筋不会留在桩基内的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包括吊管,吊管上端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吊管上端外壁上通过一连杆连接固定有吊环,还包括吊杆、转轴、压板和压杆,所述吊杆上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吊管下端,吊杆下端向上折弯形成挂头,转轴安装在吊管的下端管口内,压板安装固定在转轴上端并与转轴相切,压杆插装在吊管内,压杆上端为伸在吊管上端管口外的自由端,压杆下端与压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板,压杆下端通过金属板底面向下挤压压板使得吊杆下端的挂头脱离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
进一步的,所述吊杆下端的挂头敞口宽度大于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其吊管下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吊杆,吊杆下端向上折弯形成可以悬挂固定钢筋笼水平圈筋的挂头,转轴上端安装固定有压板,压杆插装在吊管内,吊挂钢筋笼时压杆和压板不接触,吊杆处于竖直状态,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悬挂固定在吊杆下端的挂头上,待桩基浇注混凝土后向下压动压杆,压杆下端作用在压板上使得吊杆绕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挂头与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脱离,即可将吊管和吊杆从基桩的混凝土内抽出来,既能实现准确就位钢筋笼又能保证吊筋不会留在桩基内,操作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在桩基施工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管;2、吊杆;3、转轴;4、压板;5、压杆;11、定位孔;12、吊环;21、挂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定位装置,包括吊管1、吊杆2、转轴3、压板4和压杆5,吊管1上端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吊管1上端外壁上通过一连杆连接固定有吊环12,吊杆2上端通过转轴3固定连接在吊管1下端,吊杆2下端向上折弯形成挂头21,转轴3安装在吊管1的下端管口内,压板4安装固定在转轴3上端并与转轴3相切,压杆5插装在吊管1内,压杆5上端为伸在吊管1上端管口外的自由端,压杆5下端与压板4接触。
更具体的,所述压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板,压杆5下端通过金属板底面向下挤压压板4使得吊杆2下端的挂头21脱离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
吊杆2下端的挂头21敞口宽度大于钢筋笼的第一个水平圈筋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管桩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加肋的降水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