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信号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8504.2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吴绍武;谢剑锋;王德全;张明;郭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南京优能特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 地址: | 22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信号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成为电器智能化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振动信号的分析可以监测并判断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其中振动信号的采集工作成为故障分析的基础。现有的振动监测装置体积大,不容易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于电力设备上,使用时局限性较大,且对振动源的方向判断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用于电力设备振动监测的装置对振动源方向判断不准确,且体积大,受空间限制,导致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连接于电力设备,包括中空的底板,所述底板的空腔中设有数据采集器,以及分别通过弹性振动杆相对连接于数据采集器两侧的第一振动传感器和第二振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和第二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数据采集器输入端,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该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数据采集器还包括单片机、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电源,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和第二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依次经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单片机、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电源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底板为柔性贴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底板背面设有黏贴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采用分别设置于数据采集器两侧的两个振动传感器进行监测,通过输出差值判断振动源方向,准确度高,而且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设置于底板的空腔中,缩小装置体积,降低安装空间带来的局限性;
二、柔性贴片作底板,可以根据电力设备形状进行安装,进一步降低空间局限性;
三、通过黏贴层进行黏贴固定,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数据采集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连接于电力设备,包括中空的柔性贴片2,所述柔性贴片2背面设有黏贴层1,所述柔性贴片2的空腔3中设有数据采集器4,以及分别通过弹性振动杆5相对连接于数据采集器4两侧的第一振动传感器6和第二振动传感器7,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6和第二振动传感器7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数据采集器4输入端,所述数据采集器4如图2所示,包括一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电源,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6和第二振动传感器7的输出端依次经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单片机、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电源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南京优能特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南京优能特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8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宽带光谱的光源
- 下一篇:一种电子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