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曝气河道水质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4607.1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冶;黄栋;金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大水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河道 水质 修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水体的治理,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曝气河道水质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水质指标,溶解氧含量不足是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由于很多河道水体接纳污染物超出其环境容量,自然曝气增氧已经难以满足水体自净的需要。河道曝气是目前在国内外河道污水治理方式中常见的治理方式,用于河道水体的复氧。曝气系统对河道污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水中溶解氧的一种纳米曝气河道水质修复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曝气河道水质修复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纳米曝气模块、配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河岸上,所述控制装置通过配气装置向纳米曝气模块通气,所述纳米曝气模块由定位桩固定河道内,所述纳米曝气模块平行于水面方向设置,高度距离河底0.5m-1m。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柜、风机、气压表,所述控制柜调节所述风机出气量,并使出气气压保持在0.02-0.06MPa。
所述纳米曝气模块之间间隔30-50米。
所述纳米曝气模块交错排布在河道内的两侧。
所述配气装置包括进气管、送气管和配气软管,所述进气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送气管连接,所述送气管上还装设有多个三通接头,用于将所述配气软管与纳米曝气模块连接,所述配气软管上装配有配气阀门。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纳米曝气模块曝气气泡直径小,气液界面面积大,气泡扩散均匀,能有效提高水体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并有助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恢复与重建,是一种投资省、占地少、见效快、运行费用低的河流污染治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纳米曝气河道水质修复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控制装置;2、控制柜;3、风机;4、压力表;5、进气管;6、三通接头;7、配气阀门;8、配气软管;9、送气管10、固定件;11、纳米曝气模块;12、定位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纳米曝气河道水质修复系统,包括控制装置1、纳米曝气模块11、配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1设于河岸上,所述控制装置1通过配气装置向纳米曝气模块11通气,所述纳米曝气模块11由定位桩12固定河道内,所述纳米曝气模块11平行于水面方向设置,高度距离河底0.5m-1m。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柜2、风机3、气压表4,所述控制柜2调节所述风机3出气量,并使出气气压保持在0.02-0.06MPa。控制柜2还能根据水质情况控制风机工作时间,实现间歇曝气,节省电能。
所述纳米曝气模块11之间间隔30-50米,并交错排布在河道内的两侧。
所述配气装置包括进气管5、送气管9和配气软管8,所述送气管9通过在岸边设置的固定件10加强固定。所述进气管通过三通接头6与所述送气管9连接,所述送气管上还装设有多个三通接头,用于将所述配气软管8与纳米曝气模块11连接,所述配气软管上装配有配气阀门7。每个三通接头对应安装配气阀门7控制通气,方便安装和维修。
如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大水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大水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4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储运大型物件的外包装箱
- 下一篇:压力机平衡器与滑块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