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隔热遮阳建筑材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49733.X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孟宪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085 | 分类号: | B32B15/085;B32B15/18;B32B15/04;B32B15/20;B32B3/30;B32B21/08;B32B21/02;B32B21/04;B32B7/08;B32B7/12;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9 | 代理人: | 宋巧丽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隔热 遮阳 建筑材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空隔热遮阳建筑材料 结构。
背景技术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 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 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 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 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现有的建筑结 构主要功能为遮阳或隔热,但多数建筑的结构较为单一,并且多采用砖混结 构,遮阳效果不明显,隔热效果也较差,同时对于室内的保温也不佳,自重 较大,不便于移动,影响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隔热遮阳建筑材料结构,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隔热遮阳建 筑材料结构,包括PE薄膜,所述PE薄膜的内部安装有镀铝钢板,所述镀铝 钢板的内壁粘贴有热塑性树脂薄膜,所述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内部安装有三合 板,所述三合板的内部安装有刨花层,所述刨花层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发泡层。
优选的,所述镀铝钢板的表面开设有固定PE薄膜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三合板和刨花层中间设置有海绵垫,并且通过钢钉将三合 板和刨花层贯穿固定。
优选的,所述中空发泡层的两侧通过胶水粘贴有薄膜,且薄膜的另一侧 通过胶水粘贴在刨花层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空隔热遮阳建筑材料 结构,采用在钢板外表面镀铝可以反射更多的阳关,避免阳光直射在结构上, 不仅遮阳,而且还可以降低温度,在内部安装有中空发泡层可以更好地保温, 隔绝热量,同时还有较好的隔音效果,结构整体使用少量钢材,多数材料为 木材,大大降低了自重,便于移动和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PE薄膜、2镀铝钢板、3热塑性树脂薄膜、4三合板、5刨花层、 6中空发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空隔热遮阳建筑材 料结构,包括PE薄膜1,PE薄膜1的内部安装有镀铝钢板2,采用在钢板外 表面镀铝可以反射更多的阳关,避免阳光直射在结构上,不仅遮阳,而且还 可以降低温度,镀铝钢板2的表面开设有固定PE薄膜1的凹槽,镀铝钢板2 的内壁粘贴有热塑性树脂薄膜3,热塑性树脂薄膜3的内部安装有三合板4, 三合板4的内部安装有刨花层5,三合板4和刨花层5中间设置有海绵垫,并 且通过钢钉将三合板4和刨花层5贯穿固定,刨花层5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发 泡层6,在内部安装有中空发泡层6可以更好地保温,隔绝热量,同时还有较 好的隔音效果,中空发泡层6的两侧通过胶水粘贴有薄膜,且薄膜的另一侧 通过胶水粘贴在刨花层5的内侧,结构整体使用少量钢材,多数材料为木材, 大大降低了自重,便于移动和重复利用。
工作原理:通过镀铝钢板2反射阳光,并且在镀铝钢板2的外侧设置有 PE薄膜1,防止镀铝被刮掉,同时利用三合板4、刨花层5和中空发泡层6配 合使用保温隔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 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9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