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32173.7 | 申请日: | 2015-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杜鸣;胡典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甲壳虫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1/00 | 分类号: | F26B11/0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怀春颖 |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机 垃圾处理 智能 处理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垃圾处理 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活垃圾的排放量越来越多,然 而生活垃圾中有50%以上的生活垃圾为有机垃圾,即湿垃圾,其含有大 量的水份,经常散发出臭味、霉味;由于有机垃圾的水份含量大,导 致其在分选、发酵或者焚烧等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所以在 有机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前处理脱水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主要的脱水方法包括堆放晾干或烘干、机械离心等新的脱水 装置,其中堆放晾干、烘干存在着异味难消除的缺点;机械离心等新 的脱水设备脱水效果不理性,导致后续的处理困难或处理过程中存在 危险,例如CN103341483公开的一种生活垃圾高温高压蒸汽脱水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高温高压的工艺来实现的脱水,由于使用高压在处理过 程中可能存在着风险,并且在处理过程中由于有机垃圾分子内存在着 大量的水份,不能够实现很好的脱除效果,降低了脱水装置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垃圾处理 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该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 能够有效地脱除有机垃圾内的水份。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 该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罐、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脱水罐 上设有进料口、出料仓和排气阀,其内设有暖风机,所述暖风机位于 出料仓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通过超声波换能器与进料口相连。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脱水罐的侧壁设有太阳能晶硅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脱水罐内还设有离心分离机。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料仓处还设有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气阀上连接有气体过滤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脱水罐上还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水口处设有排水管路。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排水阀、过滤器和疏水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 对有机垃圾进行脱水处理后,使得有机垃圾的含水量降低至15%以下, 方便了后续的处理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的局部剖 视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的局部剖 视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 如图1所示,该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罐 2、超声波发生器3和超声波换能器4;所述脱水罐2上设有进料口21、 出料仓22和排气阀23,其内设有暖风机1,所述暖风机1位于出料仓 22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通过超声波换能器4与进料口21相连。本 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水装置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高频震荡信号经由 超声波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震荡波传播到脱水罐中的有机垃圾中, 超声波在有机垃圾中形成震荡辐射,有机垃圾反复受到超声波震荡的 压缩和拉伸作用,其不断收缩和膨胀,进而使得附着在有机垃圾内的 水份转移出来,再通过暖风机的风干作用实现脱水处理。该脱水装置 能够使得有机垃圾的含水率降低至15%以下。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 该用于有机垃圾处理的智能前处理脱水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 图2所示,所述脱水罐2的侧壁设有太阳能晶硅板25,通过加入太阳 能晶硅板用于吸收太阳能,从而实现对有机垃圾进一步干燥的效果, 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脱水效果,可使得有机垃圾的含水率降低至10% 以下。
如图2所述,该脱水装置还可配合压力装置,实现更好的脱水效 果,进一步的所述脱水罐2内还设有离心分离机26,所述脱水罐2上 还设有排水口29;其实现将有机垃圾的含水率降低至5%以下。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甲壳虫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甲壳虫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2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鳝、泥鳅的生态养殖方法
- 下一篇:酸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