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催化氧化用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9696.8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川广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F28D7/00;F28F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催化 氧化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废气催化氧化用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有机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降解完全、无二次污染、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低的优点。催化氧化技术是有机废气低于300°C温度范围的催化室内无焰低温燃烧,使有机废气降解为低分子的CO2和H2O及其它无毒无害成份向大气排放。
目前,催化氧化的方法中,常采用换热器为新进的有机废气进行预热,此时若气体浓度调节恰当,预热效果好,则可以在关闭电加热器的基础上,继续维持低源或者无源燃烧,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换热器采用的换热管为普通圆管式结构,存在换热效率低,新进有机废气预热不充分的问题,使自动控制系统不断重复开启电加热元件,导致处理设备的电加热元件功率不下70KW,造成处理成本的增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充分、换热效率高、处理成本低的有机废气催化氧化用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布置在催化氧化室的换热空间内,换热器的壳体进气端与换热空间的进气口相通、壳体出气端与氧化空间的进气通道相通,换热器的内管进气端与氧化空间的排气通道相通、内管出气端与换热空间的出气口相通,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外壁上以螺旋方式绕制有换热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上的换热翅片以多节距固定方式固定在换热管的管体外壁上,每个固定节距为20~40mm。
再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翅片的厚度为1.5~2.5mm。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翅片的高度为3~10mm。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翅片在换热管管体上的固定为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上述催化氧化用换热器针对换热效率低、能源浪费而设计,通过在换热器的换热管上以螺旋方式绕制换热翅片,有效的改善了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管上采用多节距焊接固定的方式,保证了翅片大部分与主管紧贴,在高温时也不会松弛,增大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保证了换热空间的温度,解决了新进有机废气预热不充分,使自动控制系统不断重复开启电加热元件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处理的成本,减少了能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催化氧化室;2—换热空间;21—进气口;22—出气口;3—氧化空间;31—排气通道;32—进气通道;4—换热器;41—壳体进气端;42—壳体出气端;43—内管进气端;5—换热管;51—管体;52—换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有机废气催化氧化用换热器,它包括催化氧化室1,以及布置在催化氧化室1内的换热空间2和氧化空间3。
其中,催化氧化室1为矩形箱体,催化氧化室1由换热空间2和氧化空间3组成;催化氧化室1的一端布置有换热空间2的进气口21,该进气口21与换热器4的壳体进气端41相通,另一端布置有换热空间2的出气口22,该出气口22与换热器4的壳体出气端42相通。
换热空间2内布置有换热器4,换热器4由换热器壳体和多根换热管5(换热管5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根数)组成列管式的结构,换热器4的壳体进气端41与换热空间2的进气口21相通、壳体出气端42与氧化空间3的进气通道32相通,换热器4的内管进气端43与氧化空间3的排气通道31相通、内管出气端44与换热空间2的出气口22相通;换热器4上的每根换热管5的外壁以螺旋方式绕制有换热翅片52,换热翅片52以多个节距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换热管5上,保证了换热翅片52大部分与换热管5紧贴,在高温时也不会松弛,每个焊接节距为20-40mm(例如20mm、30mm或40mm等),换热翅片52的厚度为1.5-2.5mm(例如1.5mm、2mm或2.5mm等),高度为3~10mm(例如3mm、6mm或10mm等),加厚的翅片焊接性能好。
氧化空间3的进气通道32与换热空间2壳体出气端42相通、排气通道31与换热器4的内管进气端43相通;由换热空间2进入氧化空间3的气体在该氧化空间3内通过无焰低温燃烧进行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川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川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9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窑炉烟气余热低温催化脱硝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免烟气逃逸的脱硫吸收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