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频脉冲轨道电路数字信号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6567.5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7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张富县;熊辉;孙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1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轨道电路 数字信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线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移频脉冲轨道电路数 字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数字信号电缆铜导体标称直径小、电阻大,TB/T3100-2004 标准规定为22.5±1Ω/km,其缆芯四线组、对绞组和单线绞制而成,该 电缆用于ZPW-2000轨道电路系统传输FSK信号,进行列车控制。由于 站内不像站外区间正线上通车频发,车轮与钢轨频繁接触产生摩擦,从 而可以清除掉钢轨上的腐蚀层,站内不经常通车,钢轨上容易存在腐蚀 层,易发生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ZPW-2000A移频脉冲轨道电路系统中,采用同时发 送FSK信号和不对称高压脉冲信号,由FSK信号进行列车控制,用不 对称高压脉冲信号的高瞬时功率清除钢轨上的腐蚀层,从而达到解决轨 道电路分路不良的目的。而现有的铁路数字信号电缆铜导体标称直径小、 电阻大,较大的电压降导致不对称高压脉冲信号的传输距离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移频 脉冲轨道电路数字信号电缆,该电缆能够有效的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的问题,具有较长的不对称高压脉冲信号传输距离,同时具有较低的导 体直流电阻和优良的电容耦合系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频脉冲轨道电路数字信号电 缆包括护套层及若个四线组;
所述四线组由四根绝缘单线绞制而成,各绝缘单线由内到外依次包 括铜导体、内皮层、泡沫层及外皮层,护套层包裹于所述四线组外,且 护套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垫层、保护层、内衬层及外护层。
所述保护层为铝护层或综合护层。
所述铜导体的直径大于等于1.78mm。
所述内皮层、泡沫层及外皮层的总厚度为0.96-1.11mm。
所述内衬层和外护层之间设有若干铠装层。
所述铠装层的层数为2层。
所述内皮层的横截面、泡沫层的横截面、外皮层的横截面、内垫层 的横截面、保护层的横截面、内衬层的横截面及外护层的横截面均为圆 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频脉冲轨道电路数字信号电缆中绝缘单线内的 内皮层和外皮层之间设有泡沫层,从而使绝缘单线具有较好的工作电容, 同时四线组由四根绝缘单线绞制而成,结构圆整而紧密,从而使移频脉 冲轨道电路数字信号电缆具有较低的电流电阻和优良的电容耦合系数、 对外来地电容不平衡和电感,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问题,具有较长 的不对称高电压脉冲信号传输距离,提高了铁路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绝缘单线、2为内垫层、3为保护层、4为内衬层、5为 铠装层、6为外护层、11为铜导体、12为内皮层、13为泡沫层、14为 外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频脉冲轨道电路数字信号电缆包括 护套层及若个四线组;所述四线组由四根绝缘单线1绞制而成,各绝缘 单线1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铜导体11、内皮层12、泡沫层13及外皮层14, 护套层包裹于所述四线组外,且护套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垫层2、保 护层3、内衬层4及外护层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保护层3为铝护层或综合护层,铜导体11的直 径大于等于1.78mm,内皮层12、泡沫层13及外皮层14的总厚度为 0.96-1.11mm,内衬层4和外护层6之间设有若干铠装层5,铠装层5的 层数为2层,内皮层12的横截面、泡沫层13的横截面、外皮层14的横 截面、内垫层2的横截面、保护层3的横截面、内衬层4的横截面及外 护层6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结构。
另外,所述铜导体11为退火铜导体11,内皮层12、泡沫层13和外 皮层14为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泡沫层13的发泡度为50%~60%,内 垫层2由非吸湿性包带绕包及聚乙烯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挤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集团公司,未经中国西电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6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