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部引流的腹腔镜鞘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3531.8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超;吕强;邓夏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A61B1/00;A61B17/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引流 腹腔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可以反复使用的内部引流的腹腔镜鞘卡。
背景技术
临床上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放置观察镜的腹腔镜鞘卡常被血液等体液污染,体液常沿鞘卡外部或内部污染放置在其中的观察镜头,且在腹腔镜头在体内出入的过程中,腹腔镜头周围的体液也会滞留于鞘卡内部而污染镜头,这种现象在手术过程中会造成视野不清楚,需要术者反复取出腹腔镜,擦拭镜头,擦拭过程造成漏气,不能有效地维持气腹;另一方面反复取出腹腔镜,严重影响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保持腹腔镜手术中视野清楚且能阻止鞘卡体液污染内置鞘卡的观察镜头的内部引流的腹腔镜鞘卡。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部引流的腹腔镜鞘卡,包括:鞘卡本体,在鞘卡本体的内部下侧设有凹槽,鞘卡本体的外部下侧设有引流槽,在与鞘卡本体的头端相邻的引流槽的端部设有体液出口,并且,所述凹槽和所述引流槽位于鞘卡本体(1)的中部且所述凹槽分别与所述引流槽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鞘内凹槽和与之连通的鞘外引流槽将鞘卡内部的体液引至外部并于引流槽的体液出口流下,有效地阻止了体液对观察镜头的污染。手术时鞘卡内部常会有体液出现并流向鞘卡头端,在体液沿鞘卡本体内部流向鞘卡本体头端的过程中,体液自动积聚于鞘内凹槽中,随后体液会沿着凹槽下滴,流至鞘卡本体下部的引流槽,逐渐增粗的引流槽能够聚集越来越多的内部体液且其倾斜坡度能够促进体液向开口引流,并沿引流槽的体液出口流至鞘卡外部,从而脱离鞘卡本体,不会到达鞘卡本体头端,鞘卡内置的观察镜头也就不会被污染,使得手术过程中的视野始终保持清楚,避免了反复取出腹腔镜并擦拭镜头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部引流的腹腔镜鞘卡,包括:鞘卡本体1,在鞘卡本体1的内部下侧设有凹槽2,鞘卡本体的外部下侧设有引流槽3,在与鞘卡本体1的头端相邻的引流槽3的端部设有体液出口4,并且,所述凹槽2和所述引流槽3位于鞘卡本体1的中部且所述凹槽2分别与所述引流槽3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在鞘卡本体1的内部下侧设有6~9条凹槽,引流槽3的引流断面从尾端至头端逐渐增大。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内部引流的腹腔镜鞘卡套管,皮肤上做切口后将鞘卡放置在体内,体液常沿鞘卡外部或内部污染放置在其中的观察镜头,且在腹腔镜头在体内出入的过程中,腹腔镜头周围的体液也会滞留于鞘卡内部而污染镜头,当鞘卡内部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沾染时,血液等液体会积聚于内部凹槽2,当体液量足够大时,体液将沿着引流槽3流至体液出口4处,脱离鞘卡,从而保持观察镜镜头清晰,使用方便,便于手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3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道拉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重力引流腹腔镜鞘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