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养型太阳能光伏大棚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2223.3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4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董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霞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养型 太阳能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尤其涉及一种雨养型太阳 能光伏大棚。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原料生产和消费国,大量的石油和煤炭 开采和燃烧,对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风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人类能源供应安全、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 成熟、实用可靠,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需要大规模的光伏电池组件 组成大小不同的光伏阵列作为发电设备,占地面积大,对于土地紧缺 的地区并不适用。
现有技术中,将太阳能光伏阵列或材料集成到温室建筑物的屋面 上已经普及,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于温室建筑物的屋面上,不仅节约 了土地,而且可以发挥太能能光伏阵列遮风、挡雨、隔热等功能,前 景无限。但是,目前太阳能光伏大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可为大棚所用,实现了光伏产业与农业的有效 结合。
CN201536524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光伏温室,由光伏太阳 能屋顶和支架组成。该专利虽然在屋顶上设置了太阳能阵列,但是未 充分利用大棚顶部的空间,发电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的居民和工业 用电。
CN104542096A公开了一种光伏温室大棚,由棚面和后墙组成, 棚面框架向上延伸超过后墙,太阳能光伏阵列设在棚面框架的上部区 域中。本发明虽然在满足大部分农作物的采光的前提下增加了太阳能 光伏阵列的面积,提高了温室大棚棚面上方空间的利用率,但是,大 风天气情况下,由后方来的强风容易将一体设计的棚面掀起,存在极 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目前的大棚基本采用地下水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 增加了种植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养型太阳能光伏大棚。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雨养型太阳能光伏大棚, 其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后方设有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 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大棚本体顶部前坡面倾斜方向一致的附加太阳能 光伏阵列,所述附加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前沿高于所述大棚本体顶部前 坡面的后沿,且所述附加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前沿与所述大棚本体顶部 前坡面的后沿分层搭接,此设计方便雨水的收集,而且可以在所述附 加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前沿与所述大棚本体顶部前坡面的后沿之间形 成一条风道,可避免强风将所述附加太阳能光伏阵列掀起。
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本体顶部前坡面上设有太阳能光伏阵列。
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本体前方地面上,沿所述大棚本体长度方向 设有集水盲沟,所述集水盲沟的开放端与集水池连通,所述集水池用 于收集雨水。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与所述大棚本体内的喷灌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棚面上方设置两层太阳能 光伏阵列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大棚上方的空间,增加了太阳能光 伏阵列的发电量,太阳能光伏阵列所发的电除满足大棚种植用电需求 外,其余的可上传电网;两层太阳能光伏阵列相互分离,之间设有风 道,可有效避免强风影响;同时,太阳能光伏阵列能够起到收集雨水 的作用,收集于蓄水池中的雨水用于大棚内植物的灌溉,节省了水资 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光伏产业与农业的良好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雨养型太阳能光伏大棚示意图。
图中:大棚本体1,前坡面2,太阳能光伏阵列3,光伏支架4, 附加太阳能光伏阵列5,风道6,集水盲沟7,集水池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雨养型太阳能光伏大棚,其包括大棚本体1,大 棚本体1顶部的前坡面2上设有太阳能光伏阵列3,大棚本体1的后 方设有光伏支架4,光伏支架4的顶部设有与大棚本体1顶部的前坡 面2倾斜方向一致的附加太阳能光伏阵列5,附加太阳能光伏阵列5 的前沿高于大棚本体1顶部的前坡面2的后沿,且附加太阳能光伏阵 列5的前沿与大棚本体1顶部的前坡面2的后沿分层搭接,此设计方 便雨水的收集,而且可以在附加太阳能光伏阵列5的前沿与大棚本体 1顶部的前坡面2的后沿之间形成一条风道6,可避免强风将附加太 阳能光伏阵列5掀起;大棚本体1前方地面上,沿大棚本体1长度方 向设有集水盲沟7,集水盲沟7的开放端与集水池8连通,集水池8 用于收集雨水,集水池8与大棚本体1内的喷灌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霞,未经董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2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压和热挤复合作用的金属成型设备
- 下一篇:驾驶员侧通道支架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