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大钩位置检测的石油钻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79531.2 | 申请日: | 2015-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武;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坤宝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26 | 分类号: | B66D1/26;B66D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大钩 位置 检测 石油 钻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大钩位置检测的石油钻机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钻机电控系统是石油钻机的核心部件,是整套钻机的控制中心,相当于整套钻机的大脑,钻井平台各单元的运行离不开钻机电控系统的有效控制。钻机系统是一套大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如钻机的提升系统、循环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在功能方面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单元有故障都会影响到其他单元的有效运行。其中钻机的提升系统尤为重要,井架和底座的起升和下放、钻具的起下钻、控制钻压、送进钻具等等都依靠提升系统,而提升系统的主要单元就是绞车。
目前,在国内外钻井施工过程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安全、节能和提高时效,即要确保绞车的正常运行,确保钻具能正常起下放,确保整口井的安全;在钻机正常钻进时,尽量节省能耗,又要充分利用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尽可能的保证绞车的运行速度,从而提高整口井的钻进进度。为了实现对绞车的安全有效控制,必须实时准确检测大钩位置。传统绞车滚筒外壁为平滑柱面,大绳与滚筒外壁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大钩位置检测的石油钻机装置,通过缠绕在绞车滚筒上的大绳长度检测大钩位置,增强大绳与滚筒外壁之间的接触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带大钩位置检测的石油钻机装置,包括绞车、天车定滑轮、大绳、大钩和水龙头,大绳的一端紧密层叠地缠绕在绞车的滚筒的外壁上,大绳的另一端穿过天车定滑轮与大钩相连,水龙头设置于大钩的下方;所述滚筒的中心轴处安装有绝对值轴编码器。
所述滚筒的外壁上平行设置有若干导向凹槽,相邻导向凹槽的间距等于大绳的直径。
所述的导向凹槽倾斜设置。
所述的绝对值轴编码器为带有DP总线的绝对值轴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绝对值轴编码器可记录绞车滚筒旋转的圈数,进而可获得缠绕在绞车滚筒上的大绳长度,以此检测大钩高度的方式实现起来十分方便,结构简单且实现成本低。
2)滚筒的外壁上平行设置的导向凹槽与最内层大绳相配合,凹槽的设计可以增强大绳与滚筒外壁之间的接触稳定性,避免大绳在滚筒上发生滑动而导致较大测量误差。
3)滚筒外壁上的导向凹槽倾斜设置,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可避免大绳在滚筒上发生重叠、交错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绞车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车,2-天车定滑轮,3-大绳,4-大钩,5-水龙头,6-滚筒,7-导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带大钩位置检测的石油钻机装置,包括绞车1、天车定滑轮2、大绳3、大钩4和水龙头5,大绳3的一端紧密层叠地缠绕在绞车1的滚筒6的外壁上,大绳3的另一端穿过天车定滑轮2与大钩4相连,水龙头5设置于大钩4的下方;所述滚筒6的中心轴处安装有绝对值轴编码器,所述的绝对值轴编码器为带有DP总线的绝对值轴编码器,通过读取编码器上的脉冲数来计算游车的实际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6的外壁上平行设置有若干导向凹槽7,相邻导向凹槽7的间距等于大绳3的直径。导向凹槽7的设计可以增强最内层大绳3与滚筒6的外壁之间的接触稳定性,避免大绳3在滚筒6上发生滑动而导致较大测量误差。
所述的导向凹槽7优选为倾斜设置,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可避免大绳3在滚筒6上发生重叠、交错等现象。
滚筒直径Φ0(默认值770mm),大绳直径D1(默认值38mm),大绳每圈缠绕的绳数Cm(默认值36圈),绳系L(默认值12股绳)。
则第一层滚筒的直径Φ1=Φ0+D1=644mm+38mm=682mm;
第二层滚筒的直径Φ2=Φ1+D1=682mm+×38mm=748mm;
第三层滚筒的直径Φ3=Φ2+D1=748mm+×38mm=814mm;
第四层滚筒的直径Φ4=Φ3+D1=814mm+×38mm=879mm;
第五层滚筒的直径Φ5=Φ4+D1=879mm+×38mm=944mm;
第n层滚筒的直径Φn=Φn-1+D1。
一般滚筒最大缠绳数为五层,因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坤宝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坤宝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9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节能的提升机构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旋转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