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65258.8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3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星耀;宋志捷;杜凌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移动电子设备的发展,对于适用的显示面板的需求日益增加,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为诸如智能型手机、笔记本电脑这样的移动终端。
许多显示面板的输入方式脱离了诸如按钮、鼠标和键盘之类的传统输入系统,而是提供基于触摸的输入系统,用户能够通过使用手指或笔直接输入信息或指令。在现有技术中,触摸感测技术主要有电阻式触摸感测技术、电容式触摸感测技术、电磁感应技术、红外触摸感测技术以及超声波触摸感测技术,在各种触摸感测技术之中,电容式触摸感测技术是最流行的。电容式触摸感测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目前的触摸面板通常包括基板、承载于基板上的触摸感应层、位于基板上的静电屏蔽层以及柔性电路板(FPCB,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当用户触摸电容面板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触摸面板的感应层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触摸面板的感应层上接有高频信号,对于高频信号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例如行电极和列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其中,用户手指和触摸面板的感应层形成的耦合电容很容易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影响触摸的灵敏性以及准确度,因此现有设计中电容式触摸面板会设置静电屏蔽层,用于屏蔽触摸感应层的电磁干扰信号,并且将静电屏蔽层接地,释放掉积累在屏蔽层上的静电电荷。目前的静电释放路径均为通过柔性电路板接地,其中,静电释放速度与静电屏蔽层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接地电阻密切相关:接地电阻越小,静电释放速度越快,静电防护的效果愈佳。然而在现有设计中静电屏蔽层和柔性电路板之间较大的接地电阻严重限制了静电电荷的释放速度,不利于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屏蔽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柔性电路板,包括接地端和至少一个电连接所述接地端的导电结构;至少一个接地焊盘,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导电层,将所述屏蔽层和所述接地焊盘电连接;所述接地焊盘通过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之一: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静电释放路径:积累在屏蔽层上的电荷通过导电层传递到第一基板上的接地焊盘,电荷经过接地焊盘后直接通过FPC上的导电结构传递到FPC接地端。在整个静电释放路径中,屏蔽层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接地电阻明显降低,积累在屏蔽层上的静电电荷能够快速地从柔性电路板接地。因此,本提案的一种新的静电释放路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释放静电的能力,保证显示面板优异的静电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侧视图,以下结合图1和图2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5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