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导体及输电单元和气体绝缘输电线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8164.8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4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斌;吴趣鸿;曹冬林;仲留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17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导体 输电 单元 气体 绝缘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输电装置,具体是一种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中的导体、包含该导体的输电单元以及包含该输电单元的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是由若干输电单元连接而成的大容量输电线路。如图1所示,输电单元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导体2在壳体1和导体2之间充有六氟化硫气体3。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在投入运行时,导体2上通有的交流电及壳体1上产生的环流会使得导体2有温升。GIL的产品标准导体2的温升进行了限制,要求导体2的温升不能超过绝缘物的玻璃化温度,超过此温度后绝缘物会出现明显的机械性能下降;即导体2温升不得超过75K。
目前,导体2是管状导体,运行时导体2的温度较高,导体2内部气体温度也较高,使得导体的热不能及时散出,导致导体温升过高,导体所在的输电单元散热较慢,输电单元所在的输电线路运行易出现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管状导体,用于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输电单元,该管状导体内的气体可以很好地与管状导体外部气体进行流通,从而循环散热,使管状导体上的热及时散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状导体,用于气体绝缘线路的输电单元中,上述输电单元包含上述管状导体和包围上述管状导体的壳体,上述壳体与上述管状导体之间充有绝缘气体,上述管状导体形成有空腔,上述管状导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口,上述开口贯通上述空腔。
上述管状导体的外壁上的开口深入上述空腔,使得上述管状导体内气体与管状导体外气体能够流通。随着管状导体内较热气体流出,管状导体外温度较低气体的流入使管状导体上热及时散出,能够较快降温。
优选地,在上述管状导体上沿与上述管状导体轴向平行的方向上设置至少两列上述开口。
相对于一列开口,两列或多列开口更能促进上述管状导体内外气体循环对流。
优选地,上述管状导体水平放置时,所述外壁对半分为上筒壁和下筒壁,所述上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列开口,所述下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列开口。
气体都有受热膨胀且向上浮的特性,当上述管状导体温度升高,在上述管状导体内气体上浮从上述上筒壁中的开口流出,壳体内气体从下筒壁中的开口流入上述管状导体形成气体对流。而且开口相对距离最远时,气体对流最强。
优选地,每个上述开口是均匀的,且垂直于上述导体的轴线,位于上述上筒壁的开口为上开口,位于上述下筒壁的开口为下开口,上述下筒壁中下开口的总面积大于上述上筒壁中上开口的总面积。
在气体循环对流达到平衡前,上述下筒壁中下开口的总面积大于上述上筒壁中上开口的总面积的设置有利于壳体内下部的气体进入上述管状导体,促进上述管状导体内外气体循环对流。
优选地,在上述上筒壁上设置至少两列上述开口。
在上述上筒壁中上开口的总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在上述上筒壁上设置至少两列上述开口,相对于设置一列开口,每列开口的面积较小,从上述管状导体流出气体的速度较快。
优选地,上述管状导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出部,含有上述凸出部的上述管状导体形成均匀电场。
在上述管状导体的外壁上设置凸出部,增加了上述管状导体的表面积,增强了辐射散热力度。含有上述凸出部的上述管状导体形成均匀电场,所以不会引起尖端放电。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用于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输电单元,该输电单元中管状导体散热较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输电单元,包括上述管状导体和上述壳体,上述壳体与上述管状导体之间充有上述绝缘气体。
上述输电单元中的管状导体带有开口,该管状导体内外气体可以较快进行循环对流,所以该管状导体散热较快。
优选地,在上述下筒壁的外表面上至少局部设置有第一涂层,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上述第一涂层的辐射率高于上述管状导体的辐射率。
上述管状导体与上述壳体之间是通过辐射散热,在上述下筒壁的外表面上至少局部设置有辐射率高于筒壁本身的第一涂层后,可增强上述管状导体的辐射强度。由于上述管状导体的外壁上设置凸出部,增加了上述管状导体的表面积,所以进一步加强了管状导体向外辐射。
优选地,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对半分为内上表面和内下表面,上述内下表面上至少局部设置有第二涂层,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上述第二涂层的辐射率高于上述壳体的辐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8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稳定系统传感器用线缆
- 下一篇:一种补缩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