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倍捻机摇臂偏心轴传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8871.0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零六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32 | 分类号: | D01H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倍捻机 摇臂 偏心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倍捻机摇臂偏心轴传动装置,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倍捻机在对摆动动作的动力传动方式复杂,在反复进行间歇式的传动过程中,传动部件所承受的冲击较大。尤其是传动接触部位采用直接滑动摩擦的传动方式,零件表面的磨损很严重,使用寿命较短,每次进行更换维修时都需要停机,不利于产量的提高。除此之外,现有对摆动驱动的调速方式复杂,对摆动频率的调节范围较窄,使用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倍捻机摇臂偏心轴结构复杂,传动部件所承受的冲击较大,磨损严重,使用寿命较短,而且摆动频率的调节范围较窄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传动部件所承受的冲击较小,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并且摆动频率的调节范围较宽的倍捻机摇臂偏心轴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倍捻机摇臂偏心轴传动装置,包括倍捻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倍捻机本体的外侧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上安装有摆动轴,摆动轴的外端与摆臂的一端相固定,摆臂的另一端固定有摆臂轴杆,摆臂轴杆的轴心线与摆动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摆臂轴杆下方的倍捻机本体外壁上通过轴座安装有凸轮传动轴,凸轮传动轴上通过凸轮轴安装有差微凸轮,差微凸轮的凸轮缺口对应于摆臂轴杆的外端,与差微凸轮上的凸轮缺口相接触的摆臂轴杆的外端上安装有滚动轴承。
所述摆臂上靠近摆臂轴杆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弹簧挂环,弹簧挂环与约束弹簧的上端相连接,约束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倍捻机本体上。
所述凸轮传动轴与倍捻机内的传动装置相连接,或者凸轮传动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驱动电机与变频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倍捻机本体的外侧的轴承座上安装有摆臂,摆臂的末端固定有摆臂轴杆,摆臂轴杆的下方设置有凸轮传动轴,凸轮传动轴上安装有差微凸轮,差微凸轮拨动摆臂有规律的在一定角度内上下摆动,进而带动摆动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转动。
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变频器能够调节差微凸轮的转速,摆动频率的调节范围较宽,摆臂轴杆的外端上安装有滚动轴承,最大程度避免了直接摩擦,延长了传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中:倍捻机本体1,轴承座2,摆臂3,摆动轴4,摆臂轴杆5,滚动轴承6,差微凸轮7,凸轮传动轴8,约束弹簧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倍捻机摇臂偏心轴传动装置,包括倍捻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倍捻机本体1的外侧固定有轴承座2,轴承座2上安装有摆动轴4,摆动轴4的外端与摆臂3的一端相固定,摆臂3的另一端固定有摆臂轴杆5,摆臂轴杆5的轴心线与摆动轴4的轴心线相平行,摆臂轴杆5下方的倍捻机本体1外壁上通过轴座安装有凸轮传动轴8,凸轮传动轴8上通过凸轮轴安装有差微凸轮7,差微凸轮7的凸轮缺口对应于摆臂轴杆5的外端,与差微凸轮7上的凸轮缺口相接触的摆臂轴杆5的外端上安装有滚动轴承6。
所述摆臂3上靠近摆臂轴杆5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弹簧挂环,弹簧挂环与约束弹簧9的上端相连接,约束弹簧9的下端固定在倍捻机本体1上。
所述凸轮传动轴8与倍捻机内的传动装置相连接,或者凸轮传动轴8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驱动电机与变频器相连接。
如附图1所示,倍捻机本体1的外侧固定有轴承座2,轴承座2上安装有摆动轴4,摆动轴4能够在轴承座2上在预定角度范围内以一定频率来回摆动,实现对倍捻机本体1内部动作机构的驱动。摆动轴4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摆臂3,摆动轴4的摆动由摆臂3进行动力传导。摆臂3的另一端固定有摆臂轴杆5,摆臂轴杆5与摆臂3的中轴线相垂直,并且摆臂轴杆5的轴心线与摆动轴4的轴心线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零六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零六纺织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8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电压范围LLC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光耦隔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