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风缸排水防滴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4397.4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2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贲晓东;刘兵;刘云峰;高健飞;王卫;姜艳林;王乐雨;印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H11/10 | 分类号: | B61H1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排水 防滴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风缸排水防滴溅结构,属于轨道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车下设备布置在增设设备舱的情况下,风缸中的积水要排至设备舱外部,避免积水排至设备舱内部,导致车下设备腐蚀或者绝缘不良等故障。
常规的轨道车辆设备舱排水是通过在排水口处开圆孔,直接将排水管口引至圆孔上方进行排水。常规排水结构经常由于组装工艺误差,导致直管与排水开孔对不上,或者为保证对孔而将排水孔开得过大,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排水过程中水溅到设备舱内或者孔大致密封性差。
由于车辆运行的速度越来越高、车下设备越来越精密,设备舱内的防腐蚀性能和密封性要求同样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风缸排水结构已经不能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风缸排水防滴溅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风缸排水防滴溅结构,包括风缸和设备舱底板,风缸底部具有用于排水的平型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底板上固定有排水座,排水座具有排水孔,所述平型管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端插入排水座的排水孔内,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截断塞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改进:
1、所述平型管座具有内螺纹,排水管上端具有与之相配合的外螺纹,排水管与平型管座螺纹连接。
2、所述排水座具有板形罩座和固定在罩座上的筒形罩体,所述罩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设备舱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将风缸排水座通过螺栓与设备舱底端固定,在风缸平型管座引出排水管伸入排水座,通过一个截断塞门控制风缸的排水,该种方式防止风缸在排水过程中将水滴溅到设备舱上,同时可减小下部开的排水孔孔径,提升设备舱的密封性。
与原有常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易于生产,可很好的解决了传统风缸排水结构在排水过程中水溅容易到设备舱内或者孔大致密封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风缸排水防滴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水座侧视图。
图3为排水座俯视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1-风缸;2-排水管;3-截断塞门;4-设备舱底板;5-排水座;6-罩座;7-筒形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轨道车辆风缸排水防滴溅结构,包括风缸1和设备舱底板4,风缸1底部具有用于排水的平型管座,设备舱底板4上固定有排水座5,排水座5具有板形罩座6和固定在罩座6上的筒形罩体7,罩座6通过螺栓固定在设备舱底板4上,平型管座连接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下端插入排水座5的罩体内,排水管2上设置有截断塞门3。排水管与平型管座螺纹连接(平型管座具有内螺纹,排水管上端具有与之相配合的外螺纹)。
本实施例风缸排水防滴溅结构采用一套设置了截断塞门的风缸排水管路,排水口处设置风缸排水防护座,排水管路伸进风缸排水防护座,在排水时风缸中积水经压力空气排出时进行引导,防止积水滴溅至设备舱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4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头安装轨卡
- 下一篇:适用于底架带中梁铁路客车的制动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