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谐振振动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97690.8 | 申请日: | 2015-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1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毛路斌;侯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费电子用的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双谐振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尺寸小。
目前应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中的振动电机,其一般都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组配形成一容纳空间的基座、以及收容固定于该容纳空间内的单一振动系统。由于一个振动系统只具备一个固有共振频率,因此,这种传统结构的振动电机也只具有一个谐振频率,如果一个应用这种振动电机的终端需要实现两个谐振频率的话,那只能使用两个振动电机,这样必然造成振动电机占用的空间大大提升,不利于现在终端朝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振动电机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供两个方向的驱动力并且具有两种谐振频率的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谐振振动电机,其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振动部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线圈以及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振动部件的弹性连接件,所述振动部件包括质量块、收容于所述质量块内的第一磁钢组以及第二磁钢组,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磁钢组和第二磁钢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钢组与所述线圈产生的驱动力使该振动电机沿着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第二磁钢组与所述线圈产生的驱动力使该振动电机沿着第二方向振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组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二磁钢组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磁钢,两所述第一磁钢的连线与两所述第二磁钢的连线相交。
优选的,所述线圈大致呈矩形,其具有首尾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两所述第一磁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二磁钢分别与所述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所述质量块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侧墙的第一侧壁以及靠近所述第二侧墙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与所述质量块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以及连接两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墙相连,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与所述质量块第一侧壁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两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墙相连。
优选的,该振动电机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磁钢组和所述第二磁钢组且与所述质量块相连的极芯。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以及与所述上盖围成收容空间的盖板,所述线圈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分别具有一个谐振频率,两个不同的谐振频率可单独振动,也可同时振动,实现不同振动方向的控制;且只采用一个振动部件和一个音圈即可实现双谐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谐振振动电机的结构拆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谐振振动电机去掉上盖和极芯之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谐振振动电机100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振动部件103、固定于外壳内的线圈104以及用于将振动部件103弹性支撑于外壳内的弹性连接件。外壳包括上盖101和与上盖101围成收容空间的盖板102。上盖101具有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墙101A和第二侧墙101B以及与第一侧墙101A和第二侧墙101B相连的第三侧墙101C和第四侧墙101D,第三侧墙101C和第四侧墙101D平行相对设置。
振动部件103包括质量块103A、收容于质量块103A内的第一磁钢组103B和第二磁钢组103C。第一磁钢组103B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组103C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二磁钢。该振动电机100还包括覆盖第一磁钢组103B和第二磁钢组103C的极芯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7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