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式环保型电容器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7556.1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8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姚昌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昌满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44153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式 环保 电容器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外壳,尤其涉及串联式环保型电容器外壳。
背景技术
电容器,简称电容,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电脑产品、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汽车工业、光电产品、铁路及军工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洗衣机、空调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中国电容器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服务上,都能够满足电子整机及家用电器发展的需要,并带动了相关材料、设备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电容器生产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将电容器制造业转向中国内地,世界电子信息整机制造业在中国内地设厂,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采购,国内市场整机生产所需的电容器有较大增长,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电容器消费的重要市场。另外,电容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电容器行业在未来数年内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容器外壳作为电容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器行业的发展带动电容器外壳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由于电容器作为电子产品中的一种电器元件,其在电路中的安装位置、尺寸大小、电学参数等全部已经固定,为保证电子产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其安装位置、尺寸大小、电学参数不能随意更改。但是现有的一些电子产品需要一些特种要求的电容器,如在原有的小型安装尺寸的基础上需求2倍3倍等多倍电容容量的电容器。在此基础上,需要改变卷芯的结构如通过增加卷芯的数量,卷芯之间串联连接来增加卷芯的电容量,由于串联的卷芯数量多样,导致电容器的外壳长度多变,给电容器的外壳生产带来巨大麻烦,增加了高额的模具成本;并且现有的电容器串联式电容器外壳内部容积较大,卷芯在电容器外壳内的占有率较低,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导致后续灌注的环氧树脂用量非常高,不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串联式环保型电容器外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串联式环保型电容器外壳,包括圆管状上壳体和带有壳底的圆筒状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最少一个圆管状中壳体,上壳体的外径等于中壳体的外径等于下壳体的外径,上壳体的内径等于中壳体的内径等于下壳体的内径;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圆管状第一凸部,第一凸部的内径大于上壳体的内径,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圆管状第二凸部,第二凸部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中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圆管状第三凸部,第三凸部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上壳体和中壳体之间通过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固定连接;中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圆管状第四凸部,第四凸部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圆管状第五凸部,第五凸部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中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L形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以上壳体的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中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L形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以中壳体的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下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L形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以下壳体的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第三侧板的底端与壳底之间设置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侧板与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二侧板与中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三侧板与下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内螺纹的表面上涂覆有一层胶黏剂,第一外螺纹的表面上涂覆有一层胶黏剂,第二内螺纹的表面上涂覆有一层胶黏剂,第二外螺纹的表面上涂覆有一层胶黏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凸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五凸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凸部与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凸部与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三凸部与中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四凸部与中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五凸部与下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壳底与下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凸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两道凸筋,凸筋与第一凸部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底的下表面设置有盾形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沙漏状凸起,凸起位于壳底的下表面中心处,凸起与壳底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侧板的数量为三个,第二侧板的数量为三个,第三侧板的数量为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昌满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昌满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7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电容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电流互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