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向弯曲成形的轿车钣金件级进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2102.5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5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昭明;陈中友;陈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天文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3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弯曲 成形 轿车 钣金件级进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向弯曲成形的轿车钣金件级进模。
背景技术
板料冲压成形是轿车车身覆盖件制造的关键技术,作为板料冲压中一种先进、高效的冲压模具,多工位级进模配合高速的冲压设备,附加自动送料机构,可以实现高速自动化冲压生产、稳定冲件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多工位级进模中多向弯曲件的制模难度很大,该类模具在试模后所获得的制件往往表面不光滑、起皱、破裂,关键的成形部位回弹明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修模,通过反复试错逼近才能使得制件符合检具与三坐标仪的检测。这种方案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下,整个制造周期较长,已不适应现代模具快速、高质量的生产要求。为了解决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急需提供一种多向弯曲成形的轿车钣金件级进模的制造是非常重要的。
公开号为CN203495015U的文献公开了一种一次冲压整形模具,其所选技术方案虽能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向上和向下整形,结构简单,改善生产流程,便于操作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保障零件产品质量,但只能对形状较为简单的产品使用。
公开号为CN203804035U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其所选技术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其局限性大,只能对单一产品使用,使用此工装作业效率不高。
公开号为CN104289600A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支撑件多工位级进模具及制作方法,其所述技术方案与上一专利基本类似,结构简单,但通用性不强,对生产效率提高无明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弯曲成形的轿车钣金件级进模,目的是节约人工修模时间,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向弯曲成形的轿车钣金件级进模,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凸模组件和凹模组件,所述凸模组件和所述凹模组件对应设有十三个工位,按加工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冲孔工位、第二落料工位、第三落料工位、第四成形工位、第五空工位、第六弯曲工位、第七空工位、第八弯曲工位、第九空工位、第十整形工位、第十一弯曲工位、第十二冲孔工位和第十三切断工位。
对应所述第一冲孔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卸料板上的窗口板和固定在上模板上的3个冲头,所述凹模组件包括与冲头相配合的固定板。
对应所述第二落料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冲头,所述凹模组件包括与冲头相配合的2个凹模。
对应所述第三落料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冲头,所述凹模组件包括与冲头相配合的凹模。
对应所述第四成形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对应固定板相配合的且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成形块。
对应所述第六弯曲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卸料板上的窗口板,所述凹模组件包括与对应窗口板相配合且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成形块。
对应所述第八弯曲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卸料板上的窗口板,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对应窗口板相配合且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成形块。
对应所述第十整形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卸料板上的成形块,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对应成形块相配合且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成形块。
对应所述第十一弯曲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固定在上模板上的成形块以及固定在卸料板上的成形块,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对应卸料板相配合且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成形块。
对应所述第十二冲孔工位处,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利用固定在卸料板上的窗口板进行定位且固定在上模板上的4个冲头,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对应4个冲头相配合且固定在下模板上的凹模。
本实用新型多向弯曲成形的轿车钣金件级进模,通过合理布置弯曲工位与空工位对模具型面进行了预修正,使得冲压件回弹后的形状符合模具设计要求;在实际试模后,只需要进行简单修模,所冲制件即可满足厂家的成形质量要求,节约了人工修模的时间,缩短模具制造周期,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级进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样工艺设计图;
图3是凹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凸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卸料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天文学院,未经河海大学天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2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吸汗的运动鞋
- 下一篇:模具内角侧成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