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58063.3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成华超;潘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雷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继电器壳体。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继电器的主要部件为电磁继电组件,包括动触板、静触板、连接板、电磁线圈,动触板和静触板通常为分开状态,连接板设置于电磁线圈的两端,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性作用力吸引动触板,动触板向下与静触板抵接,实现状态的跃变。
目前,市场上所公开的继电器,它包括壳体及暴露在壳体外的插脚。这种继电器的插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折弯,并且暴露在外容易氧化生锈,在意外情况下误操作碰到插脚还容易发生触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耐用的继电器壳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插脚的凹槽,所述凹槽深度大于插脚长度,所述凹槽朝向壳体外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远离凹槽的一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孔远离壳体的一侧开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上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背向壳体的一面设有凹腔,所述翻边内设有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与翻边一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结构,实现了插脚在壳体内部受保护,避免了插脚易折弯折断等情况,同时使用时更加安全,在连接与断开继电器时电弧对相邻插脚的影响更小,壳体的凹槽避免了电弧之间串行互相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翻边;2、插脚;3、凹槽;4、散热口;5、固定孔;6、凹腔;7、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继电器壳体,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容纳插脚2的凹槽3,凹槽3深度大于插脚2长度,凹槽3朝向壳体1外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4;通过凹槽3保护了插脚2,避免了插脚2折弯折断的情况,同时使用时更加安全,在连接与断开继电器时电弧对相邻插脚2的影响更小,壳体1的凹槽3避免了电弧之间串行互相影响,而散热口4实现了插脚2连接电路以后的散热功效,避免了电路因为温度过高被烧毁,达到了安全的效果。
优选的,壳体1远离凹槽3的一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翻边11,翻边11上设有固定孔5,固定孔5就就是用来固定的,采用螺钉穿过固定孔5是实现固定时,可以达到拆装方便的效果。
优选的,翻边11对称设置,固定孔5远离壳体1的一侧开口设置,通过这样设置,多个继电器通过翻边11抵接,两侧开口的固定孔5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孔,也就是实现了一个螺钉固定两个固定孔5的效果,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并且利于对齐排列。
优选的,翻边11上设有倒角,棱角突兀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通过翻边11设置倒角,避免了操作时被划伤,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更加美观。
优选的,翻边11背向壳体1的一面设有凹腔6,翻边11内设有加强杆7,首先凹腔6实现了内侧材料的节省,另外由于加强杆7的存在,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保证了结构稳定性,也就是提高了翻边11内部结构的强度。
优选的,壳体1与翻边11一体设置;通过注塑加工一体成型,结构牢固耐用,工艺简单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雷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雷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8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接式断路器盖板
- 下一篇:上出线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