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走罐连接塞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8933.9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莫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易三丰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走罐连接塞构件。
背景技术
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走罐术是中医传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它是延伸(单纯)拔罐“吸力”为动态“滑动摩擦力”,即将单罐的负压吸力与走罐时的摩擦力,共为合力,作用于人体体表皮层;故此走罐是现代应用较为广泛的疗法,从而人们对走罐的拔罐体密封度也要求越来越高,现时的走罐罐体内没有阀门内塞,使罐体的密封性不够强,从而影响了走罐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在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简单、且密封性强的走罐连接塞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一种走罐连接塞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走罐连接塞构件,其特征在于走罐连接塞(1)为金属构件以宝塔式设计的圆锥形塞盖,与硅胶软管(2)配合连接后套装于拔罐体(3)头部内;所述走罐连接塞(1)底部设有平面密封面,其上部外表设有若干层梯级,梯级间距不一,以圆锥状向上收窄;在所述走罐连接塞(1)中央设有透气孔;所述硅胶软管(2)一端与走罐连接塞(1)套合连接,另一端延伸于拔罐体(3)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计科学合理,使用起来极其方便,定位准确,安装可靠,且具有互换性和通用性,同时其加工制作较简单,成本低;2、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走罐连接塞与硅胶软管配合的挤压膨胀,充分填满拔罐头部内壁形成密封和固定,达到不易松脱、挤紧、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截面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走罐连接塞1、硅胶软管2、拔罐体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走罐连接塞构件,其特征在于走罐连接塞(1)为金属构件以宝塔式设计的圆锥形塞盖,与硅胶软管(2)配合连接后套装于拔罐体(3)头部内;所述走罐连接塞(1)底部设有平面密封面,其上部外表设有若干层梯级,梯级间距不一,以圆锥状向上收窄;在所述走罐连接塞(1)中央设有透气孔;所述硅胶软管(2)一端与走罐连接塞(1)套合连接,另一端延伸于拔罐体(3)外。
本实用新型使用说明:1、硅胶软管(2)往下插入拔罐头部孔位;2、走罐连接塞(1)往上插入套进拔罐头内的硅胶软管(2)内;3、将连接好的走罐连接塞(1)往上推进拔罐头部内,利用走罐连接塞(1)与硅胶软管(2)配合的挤压膨胀,充分填满拔罐头部内壁。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易三丰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易三丰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9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低频脉冲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动助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