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圆形沙发脚踏的止动维修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0138.5 | 申请日: | 2015-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1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都区鸿帆沙发维修经营部 |
| 主分类号: | B25H1/02 | 分类号: | B25H1/02;A47C16/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圆形 沙发 脚踏 维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发维修装置,属沙发维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用于小型圆形沙发脚踏的止动维修台。
背景技术
沙发脚踏,今通称“脚蹬子”,古称“脚床”或“踏床”,是我国古时人们在坐具前放置的一种用以承托双足的小型家具,沙发脚踏与沙发是一个性质,组成是由布艺,实木框架,而成。沙发脚踏自宋、元以来,常和宝座、大椅、床榻组合使用,有的和家具本身相连,如交杌及交椅上的脚踏;有的则分开制造,如宝座及床榻的脚踏。脚踏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还有搭脚的作用。一般宝座或大椅座面较高,超过人的小腿高度,坐在椅上两脚必然悬空,如设置脚凳,将腿足置于脚凳上,可以达到舒适目的。
脚踏因体积小巧、使用方便,广受现在居家人士的好评,但是,正由于其结构简单小巧,使得其内部框架极易损坏,加上脚踏上端面的磨损,使得其返修率较高,维修时也极为不便,由于没有专门的维修工具或平台,维修时有时需要转动脚踏,有时需要固定脚踏,使得维修极为麻烦,每次维修时还极易损坏胶套外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圆形沙发脚踏的止动维修台,该止动维修台不仅可固定脚踏,同时还能转动,当不需要转动时还可止动,使得维修顺利进行,维修便利,解决了以往小型圆形沙发脚踏维修麻烦、易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小型圆形沙发脚踏的止动维修台,包括底座,底座中部设置安装空腔,安装空腔中部通过隔离环隔离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下端通过底板与底座螺纹连接将下腔室封口,所述底板上端通过固定螺钉固定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上腔室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转动托盘、定位座及定位环,所述定位座位于定位环的内侧均匀分布有三个定位槽,所述定位环圆周面水平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旋钮螺钉,旋钮螺钉与定位环螺纹配合且旋钮螺钉贯穿定位环,所述旋钮螺钉位于定位环内侧的端部还活动连接有软胶垫;所述转轴与转动托盘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托盘下端圆周侧面还设置有一圈轮齿结构,所述底座圆周面还设置有止动条,止动条包括连接板及连接在连接板端部的啮合轮齿头,所述连接板贯穿底座后通过啮合轮齿头与轮齿结构相互啮合卡紧转动托盘。
所述连接板下端轴向设置有滑块,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所述底座1上端面还设置有工具槽10。
所述定位座位于定位环内侧的表面还覆盖有一层防磨层。
所述软胶垫端面呈弧形结构。
所述转动托盘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座下端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圆形沙发脚踏固定并可转动,在不需要时还可将转动结构卡紧止动,方便工作人员维修,同时能很好的保护圆形沙发脚踏表层,减少其磨损或沾染上污垢,保护性好,同时在对破损或者新换皮套打磨时还能匀速转动,使得打磨更精准,打磨后表面光滑、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止动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钮螺钉和软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底座;2、止动条;21、滑块;22、连接板;23、啮合轮齿头;3、定位座;4、旋钮螺钉;5、软胶垫;6、定位环;7、防磨层;8、定位槽;9、卡槽;10、工具槽;11、转动托盘;12、轮齿结构;13、隔离环;14、转轴;15、固定螺钉;16、转动电机;17、底板;18、安装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都区鸿帆沙发维修经营部,未经新都区鸿帆沙发维修经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0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