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制棉原料开棉除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4735.7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5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旭;周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9/00 | 分类号: | D01G9/00;D01G9/14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制 原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杂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精制棉除杂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制棉是以棉短绒为原料,经加工处理精制而成的白色棉纤维。由于原料棉短绒是从棉籽上残留的短纤维剥下来的物料,其中常夹杂着棉籽壳、棉尘、沙粒、塑料异性纤维和铁屑等杂质,而杂质清除效果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品质,是产品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精制棉的生产过程中除杂是生产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原料棉短绒通常是整包购买回来,加工处理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开棉处理,目前的开棉机在进行开棉过程中,虽然具有一定的除杂效果,但是除杂效果不够理想,没有能将杂质和原料进行有效分离并清除,不利于后续的生产加工,严重影响到了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除杂效果好,可将杂质和原料进行有效分离并清除,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的精制棉原料开棉除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精制棉原料开棉除杂装置,它主要包括有开棉外壳、撕扯辊、撕扯电机、除杂辊、除杂电机、传输带、传输滚轮、传输电机和压辊,所述撕扯辊和除杂辊相邻且活动安装在开棉外壳内,撕扯电机与撕扯辊传动连接,除杂电机与除杂辊传动连接,所述传输滚轮活动安装在开棉外壳内并位于撕扯辊的下方,传输带绕置在传输滚轮与传输电机之间,所述位于开棉外壳内的除杂辊下方安装有弧形除杂网板,所述压辊活动安装在开棉外壳内的传输带上方,在开棉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出棉孔。
所述弧形除杂网板的弧形与除杂辊相对应。
所述撕扯辊和除杂辊呈相对转动。
所述撕扯辊和除杂辊上的棘齿呈相对分布。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除杂网板设计呈弧形并与除杂辊的弧形相对应,除杂效果更好,通过除杂辊与弧形除杂网板的共同作用,将杂质和原料进行了有效分离并清除,有利控制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精制棉原料开棉除杂装置,它主要包括有开棉外壳1、撕扯辊2、撕扯电机3、除杂辊4、除杂电机5、传输带6、传输滚轮7、传输电机8和压辊9,所述撕扯辊2和除杂辊4相邻且活动安装在开棉外壳1内,撕扯电机3与撕扯辊2传动连接,除杂电机5与除杂辊4传动连接,该撕扯辊2和除杂辊4呈相对转动,且撕扯辊2和除杂辊4上的棘齿呈相对分布,可将杂质与原材料进行有效分离,所述传输滚轮7活动安装在开棉外壳1内并位于撕扯辊2的下方,传输带6绕置在传输滚轮7与传输电机8之间,利用传输带6将整包的原材料棉短绒传送至开棉外壳1内,通过撕扯辊2和除杂辊4将整包的原材料棉短绒进行开棉和除杂处理,所述位于开棉外壳1内的除杂辊4下方安装有弧形除杂网板10,该弧形除杂网板10的弧形与除杂辊4相对应,清理出来的杂质经弧形除杂网板10排出,除杂效果十分理想,所述压辊9活动安装在开棉外壳1内的传输带6上方,利用该压辊9将棉短绒压住,方便撕扯辊2作业,在开棉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出棉孔11,经一次开棉处理后的棉短绒在风力作用下从该出棉孔11排走,从而完成了一次开棉除杂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4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螺栓的喷气织机用综框挡板
- 下一篇:精制棉重力除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