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浮式高架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29926.4 | 申请日: | 2015-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徐均;吴广怀;陈云鹤;汤雪峰;苗玉基;邵飞;施杰;谢兴坤;刘俊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17/04 | 分类号: | E02B1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朱显国 |
| 地址: | 210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式高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浮动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浅水地带、承载力强的自浮式高架平台。
背景技术
水上构筑和拼组浮式结构相对方便和快速,但浮式结构的波浪适应能力有限。水上高架结构离开水面有一定高度,上部结构不再受波浪荷载作用,可有效提高其抗波浪能力,但构筑的工程量相对较大,特别是在浅水地带,由于大型施工船舶无法进入,施工相对困难,而在无电力等动力供应的远海环境下更是无法实现高架结构的快速构筑。
为此,申请号为201410260438.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轻型、具备自浮功能、并可人力架设的高架结构,包括密闭箱体和桩腿,桩腿穿过密闭箱体,其下端连接的础板与水底接触后,通过提升装置使密闭箱体沿桩腿向上升起,离开水面形成高架平台。整套器材卸载后可以浮在水中,并可利用小艇或人力拖带到浅水地带架设,并可以在远海无电力等动力条件下靠人力架设。
然而,由于该高架结构工作状态的承力依靠的是与水底接触的础板,其承载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浮式高架平台,不但可以在远海无电力等动力条件下靠人力架设于浅水地带,而且承载能力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自浮式高架平台,包括密闭箱体和多根桩腿,每根桩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础板,密闭箱体上设有供桩腿穿过的竖向通孔,还包括提升装置,还包括箱盖,所述箱盖置于密闭箱体上,与密闭箱体可拆式连接,在所述箱盖上与密闭箱体竖向通孔对应的位置也设有供桩腿穿过的通孔,所述提升装置设在所述箱盖上,可使箱盖沿桩腿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承载能力强:由密闭箱体和础板共同提供向上的力,大大提高了高架平台的承载能力;
2、架设运输方便:各部件和辅助工具均可捆扎于密闭箱体上,密闭箱体的浮性可保证高架平台部件漂浮于水面,便于在大型施工船舶无法进入的浅水地带人工架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浮式高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密闭箱体与箱盖尚未分离)。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浮式高架平台架设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闭箱体,2桩腿,3础板,11竖向通孔,4提升装置,5箱盖,51通孔,52顶盖,53侧壁,6箱盖锁定装置,7箱体锁定装。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浮式高架平台,包括密闭箱体1和多根桩腿2,每根桩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础板3,密闭箱体1上设有供桩腿2穿过的竖向通孔11,还包括提升装置4,还包括箱盖5,所述箱盖5置于密闭箱体1上,与密闭箱体1可拆式连接,在所述箱盖5上与密闭箱体竖向通孔11对应的位置也设有供桩腿2穿过的通孔51,所述提升装置4设在所述箱盖5上,可使箱盖5沿桩腿2上下移动。
所述箱盖5包括顶盖52和侧壁53,所述侧壁53与顶盖52垂直并固定连接,从而使箱盖5形成一罩体,套装在密闭箱体1上。
还包括能将箱盖5锁定在桩腿2设定高度的箱盖锁定装置6,
还包括能将密闭箱体1锁定在桩腿2设定高度的箱体锁定装置7。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用运输船将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运送到拟架设地带附近海域。
2、用运输船的起吊设备或通过相关辅助滑动机构实施高架平台部件泛水,各部件和辅助工具均可捆扎于密闭箱体1上,密闭箱体1的浮性可保证高架平台部件漂浮于水面,罩形箱盖5一方面可提高密闭箱体1防撞性能,还便于密闭箱体1及其余部件的捆扎、运输。
3、利用小型舟或人力的方式将上部密闭箱体1连同捆扎于其上的其余部件拖运至架设地带。
4、放下桩腿2,直至其下端的础板3接触水底土体或岩石。
5、安装定位提升装置4。提升装置4可以是手动葫芦升降系统,也可是液压升降系统。通常每一桩腿2对应一套升降系统,使得升降系统小型化,也便于操作和控制。
6、松开箱盖5与密闭箱体1的连接。
7、起动提升装置4,将箱盖5提升至所需高度。
8、用箱盖锁定装置6将箱盖5锁定在桩腿2上。
9、用箱体锁定装置7将密闭箱体1锁定在桩腿2上。如图2所示。
10、安装锚碇系统,提高高架平台抗风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9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铺设沙袋沙障的灌沙工具
- 下一篇:新型应急防洪充气橡胶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