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阀漏嘴3D打印喷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6558.X | 申请日: | 2015-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良杰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嘴 打印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针阀漏嘴3D打印喷头。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打印耗材可采用多种材料,如金属粉末以及塑料等等。当前采用塑料耗材的技术常见的有熔丝沉积技术,它是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熔化,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从喷嘴喷出后,沉积在工作台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最终形成成品,其中的喷头就是一个核心部件,也是3D打印机比较核心的技术之一。
但是目前的3D打印喷头普遍采用控制热熔丝的进量来控制其喷出流量,因热熔丝需要经过加热成熔融状态才能喷出,所以对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要有很高的要求,初始工作时加热效率需要快速地将热熔丝加热至熔融状态,打印完成后需要快速地冷却下来,防止多余热熔打印材料的喷出,在频繁的打印工作中,会对加热装置造成很大损害,造成其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准确控制材料喷出量且使用寿命长的针阀漏嘴3D打印喷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阀漏嘴3D打印喷头,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熔料管,所述熔料管内安装有针阀套筒,所述针阀套筒与所述熔料管内壁间存在流道,所述针阀套筒上滑动安装有顶针,所述针阀套筒内部形成有垂直方向的滑道,所述顶针的上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道内,所述顶针的下端可堵塞所述熔料管的出料口,所述熔料管上还安装有连接所述顶针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顶针沿所述滑道朝上或朝下运动,从而使所述顶针打开或堵塞所述熔料管的出料口。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连接所述顶针的上端,随着所述偏心轮的转动,所述顶针紧贴所述偏心轮的表面朝上或朝下运动。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为垂直方向运动的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顶针的上端并驱动所述顶针朝上或朝下运动。
所述熔料管的侧壁上还安装有加热装置。
所述熔料管包括热熔管和出料管,所述热熔管和出料管通过管螺纹可拆卸连接,方便清洁熔料管的流道。
所述热熔管管内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针阀套筒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3D打印喷头结构简单,整体可分拆清洗,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顶针上下运动,从而使顶针打开或堵塞熔料管的出料口,实现控制出料口的开闭,防止了在打印作业预热时热熔料的滴出以及打印作业完毕后多余的热熔料的滴出造成产品污染,且在连续作业时不需对加热装置进行频繁的启闭,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针阀漏嘴3D打印喷头,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熔料管1,所述熔料管1内安装有针阀套筒2,所述熔料管1包括热熔管11和出料管12,出料管12呈针头型,所述热熔管11和出料管12通过管螺纹可拆卸连接,方便清洁熔料管的流道;所述针阀套筒2与所述熔料管1内壁间存在流道,所述针阀套筒2上滑动安装有顶针21,所述针阀套筒21内部形成有垂直方向的滑道22,所述顶针21的上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道22内,所述顶针21的下端可堵塞所述熔料管1的出料口,所述熔料管1上还安装有连接所述顶针21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顶针沿所述滑道朝上或朝下运动,从而使所述顶针打开或堵塞所述熔料管的出料口。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和由所述驱动电机3带动的偏心轮31,所述偏心轮31连接所述顶针21的上端,随着所述偏心轮31的转动,所述顶针21紧贴所述偏心轮31的表面朝上或朝下运动。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为垂直方向运动的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顶针的上端并驱动所述顶针朝上或朝下运动。
所述熔料管1的侧壁上还安装有加热装置4。
所述热熔管11管内的一侧设有安装板13,所述针阀套筒2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3上。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良杰,未经马良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6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