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吊运楼面梁的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93611.9 | 申请日: | 2015-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8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徐瑞丰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楼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吊运楼面梁的吊具,具体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120平方米以上的展示房模块化吊装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120平方米以上的展示房设计的宗旨在于实现模块化整体拆装,实现高效快捷高质量的施工。目前稳定吊运楼面梁的吊具需要专门根据不同规格大小的墙面设计不同规格的吊具,而且通过自攻丝将吊具与墙面连接,拆卸不方便,吊具需要严格按照图纸煨弯,不适合现场快速高效施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快速高效并且安全可靠的稳定吊运楼面梁的吊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与起重机连接的吊钩、与吊钩连接的吊圈、穿装吊圈上的钢丝绳、两个分别与钢丝绳两端连接的吊环、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吊环下端通过螺栓连接的吊梁、两个分别与吊梁下端两侧连接的吊带、分别设置在两个吊带下端的U型钢带、设置在U型钢带两侧立面上部的连接通孔以及穿装在连接通孔上的连接螺栓和螺母;所述U型钢带表面设置有镀锌层,所述吊带从连接螺栓下方穿过;在所述吊梁底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吊梁的固定杆;在固定杆上端铰接有摆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高设置在U型钢带,提高吊具的强度防止变形,安全可靠;连接螺栓拆装方便快捷;U型钢带表面设置有镀锌层,防止吊具锈蚀,吊带从连接螺栓下方穿过,防止U型钢带的侧面锐边以及毛刺损坏吊带,使用安全可靠,进一步通过固定杆和摆动杆实时监测吊运的平稳性;采用U型钢带兜吊楼面梁,受力更合理,避免毛刺划伤吊带,防止吊具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U型钢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模块化轻钢结构楼面梁;2、U型钢带;3、吊带;4、吊梁;5、吊圈;6、吊钩;7、吊环;8、连接螺栓;9、加强螺栓;10、楼面梁通孔;11、连接通孔;12、加强通孔;13、钢丝绳;14、带磁铁的水平仪;15、固定杆;16、摆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起重机连接的吊钩6、与吊钩6连接的吊圈5、穿装吊圈5上的钢丝绳13、两个分别与钢丝绳13两端连接的吊环7、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吊环7下端通过螺栓连接的吊梁4、两个分别与吊梁4下端两侧连接的吊带3、分别设置在两个吊带3的U型钢带2、设置在U型钢带2两侧立面下部的加强通孔12、设置在U型钢带2两侧立面上部的连接通孔11以及穿装在连接通孔11上的连接螺栓8和螺母;可以提高吊具的强度防止变形,安全可靠。
在模块化轻钢结构楼面梁1上设置有与加强通孔12相对应的楼面梁通孔10,加强通孔12与楼面梁通孔10通过加强螺栓9和螺母连接,加工方便,也可以通过楼面梁的间隙直接穿装加强螺栓9,拆装时仅需将螺母从螺栓上装上或拆下,方便快捷;
U型钢带2表面设置有镀锌层,防止吊具锈蚀,吊带3从连接螺栓8与加强螺栓9之间的间隙中穿过,防止U型钢带2的侧面锐边以及毛刺损坏吊带3,使用安全可靠。通过U型钢带2提高吊具的强度防止变形,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U型钢带2的强度防止变形,安全可靠;在模块化轻钢结构楼面梁1上吸附有带磁铁的水平仪14;通过带磁铁的水平仪14保证吊装的平稳与安全。
在吊梁4底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吊梁4的固定杆15;在固定杆15上端铰接有摆动杆16。吊运时,当吊梁4不平稳时,摆动杆16依靠自重竖直下垂并用固定杆15形成一定夹角,吊运工只需观察该夹角即可清楚的判断吊运是否安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