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8981.7 | 申请日: | 2015-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林多;郑伟军;杨彪;蔡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星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H01Q1/1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贺宣潮 |
| 地址: | 31752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天线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天线,特别是一种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天线是安装在汽车上的一种天线,车载天线接收就是接收发送设备传送的信号,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区内,都可以有效地接收,是真正的无缝链接。车载天线一般包括罩体和安装底座,罩体卡接在安装底座上,虽然罩体和安装底座之间密封性能较好,但是当空气湿度较大,温差较大的情况下,罩体内表面容易出现水汽凝结成水滴情况,从而导致罩体内的线路板等电气元件故障。
如果上述罩体内水滴形成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车载天线内的电气元件就会受到积水侵蚀,容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车载天线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呈盘状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分隔形成有多个扇形面,每个所述扇形面的最低处均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每个所述扇形面均向对应的排水孔所在位置凹陷。
本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安装底座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扇形面,并通过在每个扇形面的最低处设置排水孔,使得安装底座上的积水面积被分割成多块,每块积水面积内的积水均能通过排水孔排出,这样就能使积水快速排出,避免积水推挤或残留而导致车载天线产生故障。
在上述的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中,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扇形面的中部。通过排水孔的位置设计合理,使得扇形面上各个位置的积水均能及时的流入排水孔。
在上述的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中,所述扇形面上设置有与排水孔相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两端向扇形面的两边延伸,所述弧形槽的宽度越靠近排水孔越宽,越远离排水孔越窄。弧形槽能够将积水引导到排水孔内,使得积水能够更加快速的排出;同时,弧形槽根据位置设计的宽度不同,避免了远离排水孔位置的发生积水残留。
在上述的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中,相邻的所述扇形面之间具有向上的隆起,所述隆起与两侧的扇形面圆滑过渡。向上的隆起使各个扇形面相互分隔,并且隆起与两侧的扇形面圆滑过渡,避免隆起上产生积水。
在上述的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中,所述安装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安装底座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排水孔通过空隙与外界相通。安装底座表面的积水从排出孔流出,经空隙排放到外界。
在上述的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中,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面具有加强筋和与所述排水孔相通的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的高度低于加强筋的高度,所述安装板抵靠在加强筋上,所述环状凸台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排水孔通过空隙与外界相通。安装底座表面的积水从排出孔流出,经空隙排放到外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计扇形面和排水孔,将安装底座的积水面积分隔成多块,使得车载天线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有效保护了车载天线内的电气元件,避免车载天线因内部积水而出现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车载天线中安装底座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车载天线中安装底座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车载天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2、扇形面;3、排水孔;4、弧形槽;5、隆起;6、安装板;7、加强筋;8、环状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包括安装底座1、扇形面2、排水孔3、弧形槽4、隆起5、安装板6、加强筋7、环状凸台8。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本车载天线的排水结构包括分隔形成在盘状安装底座1上表面的多个扇形面2,相邻的扇形面2之间具有向上的隆起5,隆起5与两侧的扇形面2圆滑过渡。每个扇形面2的最低处均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3,排水孔3位于扇形面2的中部。每个扇形面2均向对应的排水孔3所在位置凹陷。
如图2所示,扇形面2上设置有与排水孔3相通的弧形槽4,弧形槽4的两端向扇形面2的两边延伸,弧形槽4的宽度越靠近排水孔3越宽,越远离排水孔3越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星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星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8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