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8345.4 | 申请日: | 2015-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岳军;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精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包括上模跟下模,上模跟下模之间构成有流道,当注塑液从出料口流出成型时,由于出料口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而造成成型的成品出现瑕疵,而且目前的注塑模具的流道不能自主控制注塑液流通的速度,注塑液流通过快会溢出模具外,注塑液流通过慢会使得流道内粘黏注塑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运行稳定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流道,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与下模的两侧还设有定位件,上模的输出端与下模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上料板及下料板,上料板与下料板之间构成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流道联通,上料板与下料板上均设有冷水管及热水管,冷水管的长度大于热水管;所述流道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流段、阻流段及汇流段,阻流段高于引流段,引流段呈凹弧状,该引流段的弧度为3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板及下料板跟上模及下模可拆卸连接,通过在上料板及下料板上设置冷水管及热水管来对出料口进行加热和冷却,冷水管及热水管分别接冷水及热水,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实现了实时对上料板及下料板的稳定控制,保证了成型产品的质量,为了保证上料板及下料板的快速预热,故缩短热水管的长度,为了提高冷却水的循环时间,从而提高上料板跟下料板的冷却效率,故冷水管会大于热水管的长度。
注塑液被注入流道内时,通过阻流段会降低其流速,防止注塑液流速过快而溢出,影响成型质量,注塑液被阻流段限速后,经过引流段会加速其流通的速度,防止注塑液粘黏在注塑流道内,造成注塑流道堵塞。当引流段的弧度为30°-40°时,注塑液流通的效率及引流段的防粘黏性最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用于控制出料口口径的调节螺杆,下模上还设有与活动槽联通的圆形槽,圆形槽位于汇流段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对上模进行挤压,实现上模的输出端跟下模的输出端之间的间距降低,控制成品的厚度及注塑液的流速。圆形槽的设置,使得上模的输出端具有弹性,防止由于调节螺杆挤压而造成上模的输出端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杆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段及顶杆,驱动段与顶杆的连接处上设有环形凸起,驱动段包括相互连接的内驱段及外驱段,内驱段开设有内六角槽,外驱段外壁呈六边形,顶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段及副段,主段的直径大于幅段,主段与幅段的连接处设有应力段,应力段的外壁呈弧形状,应力段外壁的弧度为2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段用于施力旋转使得顶杆能顶置上模的活动槽上,驱动段设置内驱段及外驱段大大提高了驱动段施力的灵活性,可采用内六角螺杆或扳手作用在驱动段上。环形凸起的设置增大了顶杆的力矩,进而提高了顶杆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应力段的设置提高了顶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特别是当应力段外壁的弧度为20°-30°时,顶杆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与下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控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模具,包括上模1及下模2,上模1与下模2之间构成有用于注塑液流通的流道20,上模1与下模2的两侧还设有定位件3,上模1的输出端与下模2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上料板11与下料板12之间构成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与流道20联通,上料板11与下料板12上均设有冷水管31及热水管32,冷水管31的长度大于热水管32;所述流道20包括依次联通的引流段201、阻流段202及汇流段203,阻流段202高于引流段201,引流段201呈凹弧状,该引流段201的弧度为3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跟上模1及下模2可拆卸连接,通过在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上设置冷水管31及热水管32来对出料口10进行加热和冷却,冷水管31及热水管32分别接冷水及热水,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为了保证上料板11及下料板12的快速预热,故缩短热水管32的长度,为了提高冷却水的循环时间,从而提高上料板11跟下料板12的冷却效率,故冷水管31会大于热水管32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精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精岳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8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尘杯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实验海绵发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