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版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6239.6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玉珍 |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26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调节 建筑 模版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版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楼层模板的支撑,目前多采用双钢管作为水平支撑,这大大增加了水平支撑力,也减少了木材使用率。但是,在此双钢管的支撑中,仍继续沿袭采用竖向支撑加木塞来调节双钢管即模板的水平度,往往出现失稳和水平精准度差等问题,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320309674.0,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板支撑立杆揭示了立杆竖向放置在垫板上而使双纵杆抵住上方的模板,旋转调节手柄,来实现建筑模板整体水平度的调节,然而,该立杆仅仅只靠一调节螺母将调节杆锁紧于立杆内,一旦调节杆与调节螺母发生脱离,就会造成建筑模板的整体水平度发生倾斜,降低了支撑立杆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该支撑立杆没有安装任何缓冲避震装置,使调节杆在调节过程中骤升骤降,导致建筑模板经常出现震动和晃动的情况,其抗震效果有所欠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版支撑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版支撑装置,保障了支撑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和具有较佳的抗震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版支撑装置,包括顶板、支座和底板,支座安装在底板上,底板上铺设有避震垫,支座的上段部分呈间隙配合地插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杆上旋装有调节螺母,顶板设置在调节螺杆的顶部,调节螺杆的上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和调节螺母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在固定板和调节螺母上,支座的下段部分内还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与调节螺杆的底部连接。
所述避震垫为硅胶垫。
所述缓冲装置是气弹簧。
所述缓冲装置是用于减少调节螺杆震动的Z型片材。
所述支座与底板之间形成焊层,焊层包括焊接部和伸长焊缝,焊接部两端均设有包角焊接部,伸长焊缝设置在包角焊接部的端部,伸长焊缝的端面呈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上铺设有避震垫,可有效地避免震动力带来的影响,调节螺杆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杆上旋装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杆的上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和调节螺母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在固定板和调节螺母上,可通过固定板使调节螺杆上调或下调,然后通过调节螺母紧固,弹簧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调节高度时,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发生脱离,调节螺杆骤降,导致建筑模板的整体水平度立马发生倾斜,影响工作效率且降低了支撑装置的安全稳定性,支座的下段部分内还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与调节螺杆的底部连接,可避免调节过程中调节螺杆骤升骤降,导致建筑模板经常出现震动和晃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版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顶板;2-支座;3-底板;4-调节螺杆;41-固定板;5-调节螺母;6-弹簧;
7-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可调节的建筑模版支撑装置,包括顶板1、支座2和底板3,支座2安装在底板3上,底板3上铺设有避震垫,支座2的上段部分呈间隙配合地插装有调节螺杆4,调节螺杆4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杆4上旋装有调节螺母5,顶板1设置在调节螺杆4的顶部,调节螺杆4的上部安装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和调节螺母5之间设有弹簧6,弹簧6两端分别抵在固定板41和调节螺母5上,支座2的下段部分内还设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与调节螺杆4的底部连接。
为了有效避免震动力带来的影响,所述避震垫为硅胶垫,硅胶垫具有缓冲、减震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玉珍,未经朱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6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施工铝合金模板早拆梁
- 下一篇:竖向木模覆塑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