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0114.2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亮;冯燕明;张礼兵;赵志勇;邹青;许后磊;赵世明;蔡莹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土石 连接 结构 界面 变形 监测仪器 | ||
1.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监测系统、第二监测系统和读数仪(23);
所述的第一监测系统包括第一位移计(1)、第二位移计(2)、第一万向节(3)、第二万向节(4)、第三万向节(5)、第一预埋锚筋(6)、第二预埋锚筋(7)和第一混凝土块(8);所述的第一位移计(1)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3)与第一预埋锚筋(6)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4)与第二位移计(2)的一端相连;第二位移计(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万向节(5)与第二预埋锚筋(7)相连;
设第二万向节(4)、第一万向节(3)和第三万向节(5)分别为所在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ABC=∠BCA=∠CAB=60°;
第二万向节(4)还与第一混凝土块(8)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块(8)固定于土石坝(18)中;
所述的第一预埋锚筋(6)和第二预埋锚筋(7)预埋于混凝土坝(17)中;
所述的第二监测系统包括第三位移计(9)、第四位移计(10)、第四万向节(11)、第五万向节(12)、第六万向节(13)、第三预埋锚筋(14)、第四预埋锚筋(15)和第二混凝土块(16);所述的第三位移计(9)的一端通过第四万向节(11)与第三预埋锚筋(14)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五万向节(12)与第四位移计(10)的一端相连;第四位移计(10)的另一端通过第六万向节(13)与第四预埋锚筋(15)相连;
设第五万向节(12)、第四万向节(11)和第六万向节(13)分别为所在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P、Q,∠OPQ=∠PQO=∠QOP=60°;
第五万向节(12)还与第二混凝土块(16)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二混凝土块(16)固定于土石坝(18)中;
所述的第三预埋锚筋(14)和第四预埋锚筋(15)预埋于混凝土坝(17)中;
所述的第一位移计(1)、第二位移计(2)、第一万向节(3)、第二万向节(4)和第三万向节(5)所在的平面与坝基础面(21)相平行;
所述的第三位移计(9)、第四位移计(10)、第四万向节(11)、第五万向节(12)和第六万向节(13)所在的平面与坝基础面(21)相垂直,且与所述的第一位移计(1)、第二位移计(2)、第一万向节(3)、第二万向节(4)和第三万向节(5)所在的平面相正交;
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块(8)和第二混凝土块(16)之间的距离为0.5-1m;
所述的第一监测系统和第二监测系统分别通过电缆(22)与读数仪(2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预埋锚筋(6)、第二预埋锚筋(7)、第三预埋锚筋(14)和第四预埋锚筋(15)均与混凝土坝(17)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22)在连接结构接触面(20)以U字形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位移计(1)、第二位移计(2)、第三位移计(9)和第四位移计(10)外均套有钢管,且钢管两端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凝土块(8)和第二混凝土块(16)的规格均为30cm×30cm×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位移计(1)、第二位移计(2)、第三位移计(9)和第四位移计(10)均为电位器式位移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结构界面变形监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读数仪(23)为电位器式读数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1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刀涂层研磨后的角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倍捻机筒纱直径测量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