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林爆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9132.0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连清滨;苏明阳;叶志文;肖章成;柯贺龙;杨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A01C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6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林 爆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林爆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林果业的发展,果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树在种植后的两到三年时间内,因浇水导致土壤板结、硬化、肥力缺失,进而影响到果树的产量,或引起果树产果期提前结束。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人工在果树之间挖1m*1m*1m的土坑,然后再施肥填土。这种管理方法一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劳动效率低,且松土层浅,施肥效果差,同时还会因浅层松土导致果树根系向土壤表面敷设,造成果树抗风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这种施肥方法“点”过少,所施肥料过于集中,不利于果树的均匀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果树松土施肥效率高的果林爆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果林爆破装置,包括容纳炸药和肥料的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雷管放置槽,所述凹槽和雷管放置槽表面套设有雷管穴密封盖,所述雷管穴密封盖上设有护盖,所述护盖对应雷管放置槽位置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上述果林爆破装置中,所述壳体为圆柱体,所述壳体采用可降解材料纸板制成。
进一步的,上述果林爆破装置中,所述壳体的长度为5-10cm,底部直径为4-6cm。
进一步的,上述果林爆破装置中,所述护盖与壳体采用卡扣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果林爆破装置解决了果树松土施肥中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存在的松土施肥层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果林爆破装置内部设有炸药和肥料,能够在土壤深层实现爆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扩大了土内气体的交换和实现深层施肥。使用后果林土壤松散不易再次板结,水分能够快速渗透到爆破洞附近,肥料充分被果树吸收,果树生长茂盛,单产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果林爆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果林爆破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果林爆破装置安装位置图;
标号说明:
1、壳体;2、凹槽;3、雷管放置槽;4、雷管穴密封盖;5、护盖;6、通孔;7、果树;8、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实用新型果林爆破装置内部可设置有炸药和肥料,能够在土壤深层实现爆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扩大了土内气体的交换和实现深层施肥。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果林爆破装置,包括容纳炸药和肥料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底部设有雷管放置槽3,所述凹槽2和雷管放置槽3表面套设有雷管穴密封盖4,所述雷管穴密封盖4上设有护盖5,所述护盖5对应雷管放置槽3位置设有通孔6。
进一步的,上述果林爆破装置中,所述壳体1为圆柱体,所述壳体1采用可降解材料纸板制成。所述壳体1的长度为5-10cm,底部直径为4-6cm。所述护盖5与壳体采用卡扣方式连接。
上述果林爆破装置的壳体内包含炸药和肥料。壳体的上端口开一个凹槽,凹槽边缘与壳体的外边缘之间压装一个起爆装置。所谓起爆装置结构为:雷管穴密封盖压装在装有炸药的壳体内,接着插上雷管,再盖上开有通孔的护盖,雷管引线从该通孔引出。所述的壳体、雷管穴密封盖和护盖均采用可降解材料纸板制成。
上述果林爆破装置的使用:根据果树品种的不同用专业的挖坑机械在需松土施肥位置打一个深80cm直径10cm的炮孔,再将果林爆破装置放入炮孔底部,便用泥土充填至孔口,用点火器点火起爆。引爆炸药后即达到松土、施肥、挖坑之目的,也可视土质情况,在坑位继续加肥。本实用新型的果林爆破装置能够在土壤深层实现爆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扩大了土内气体的交换和实现深层施肥。本果林爆破装置使用后果林土壤松散不易再次板结,水分能够快速渗透到爆破洞附近,肥料充分被果树吸收,果树生长茂盛,单产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施例1
一种果林爆破装置,包括容纳炸药和肥料的壳体1,所述壳体上方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底部设有雷管放置槽3,所述凹槽2和雷管放置槽3表面套设有雷管穴密封盖4,所述雷管穴密封盖4上设有护盖,所述护盖对应雷管放置槽3位置设有通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9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