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电子产品防护等级的复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18787.8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9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富荣;鱼亮;毕圣凯;董明;郭程飞;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1H1/6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 地址: | 7210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子产品 防护 等级 复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电子产品防护等级的复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被广泛使用,然而各类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电子产品死机、崩溃等,为了使用户可以自行解决这些常见的异常情况及时恢复正常使用,电子产品通常设有复位电路以及复位功能键。用户可通过操作复位功能键使产品进行复位重启或是恢复出厂设计。
目前常见的方式是将复位功能键设置在电子产品壳体内部,并在复位功能键上增加橡胶层以隔静电,外壳上在对应复位功能键的位置上开小孔,需要复位时,利用针形工具插入小孔内按压复位功能键。但是这类电子产品因在外壳上开设小孔,防尘、防水等防护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产品的防护等级就会有所降低。因此设计一种提高电子产品防护等级的复位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子产品防护等级的复位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复位触点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第一导电复位触点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通过导线能够连通,电路板外设置有外壳壳体,外壳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导电复位触点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相对应的第一复位通孔和第二复位通孔。
所述第一导电复位触点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的周向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密封胶。
沿第一复位通孔和第二复位通孔周向分别开设有凹槽,密封胶安装于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子产品防护等级的复位结构,该结构基于两点的简单复位设计,所述复位设计为两个导电触电。使用时,采用U型导体或导线短接两个导电复位触点即可完成复位。触点内部采用密封设计,对触电进行隔离,很好地解决了按键复位孔的防护等级问题。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合理可靠,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整体防护等级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位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复位通孔、2为第二复位通孔、3为第一导电复位触点、4为第二导电复位触点、5为密封胶、6为电路板、7为外壳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子产品防护等级的复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电路板6上的第一导电复位触点3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4,第一导电复位触点3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4通过导线能够连通,电路板6外设置有外壳壳体7,外壳壳体7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导电复位触点3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4相对应的第一复位通孔1和第二复位通孔2。沿第一复位通孔1和第二复位通孔2周向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复位触点3和第二导电复位触点4的周向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密封胶5,密封胶5安装于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胶5是一种具有隔热、防潮、防趁、绝缘效果的密封胶,其具体型号、材质应作广义理解,示例性的,可以采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时,采用U型导体或导线短接两个触点即可完成复位,同时触点与壳体之间、复位通孔与壳体内部采用密封设计,对触点进行隔离,很好的解决了按键复位孔的防护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简单推算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8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