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于全息捕捉热红外摄像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17633.7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3;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王磊 |
| 地址: | 2100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息 捕捉 红外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于全息捕捉热红外摄像机。
背景技术
现社会中,红外热像仪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现主要用于电力系统、机械设备检测、生产与品质监控、建筑表面温度检测、电子电路板及生产线的检测及监控、汽车行业检测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现有的仪器都缺乏全面性,只能通过单面来了解,使用非常不全面,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多角度观察红外热像仪的集于全息捕捉热红外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集于全息捕捉热红外摄像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塑料材质制作,所述外壳分为两截式,第一截比第二截短,第一截右侧面与第二截右边的侧面通过螺丝固定安安装,所述外壳位于中间靠后的位置安装一显示屏,所述外壳后端安装一控制开关按钮,所述外壳头部设有一热红外线发射装置,该热红外线发射装置位于第一截内,所述热红外线发射装置外面设有一防辐射透明镜片,所述第二截内设有一图像转换储存装置,所述图像转换储存装置的外面连接一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该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外设有一普通透明玻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红外线发射装置和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所述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设有一个以上角度的红外线接收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开关按钮的前面设有一电源,该电源分别连接显示屏、图像转换储存装置、热红外线发射装置、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和控制开关按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可分为一个以上多角度的显示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单独的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可将信息多角度呈现于显示屏的集于全息捕捉热红外摄像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于全息捕捉热红外摄像机,包括外壳3,所述外壳3为塑料材质制作,所述外壳3分为两截式,第一截9比第二截10短,第一截9右侧面与第二截10右边的侧面通过螺丝固定安安装,所述外壳3位于中间靠后的位置安装一显示屏7,所述外壳3后端安装一控制开关按钮8,所述外壳3头部设有一热红外线发射装置2,该热红外线发射装置2位于第一截9内,所述热红外线发射装置2外面设有一防辐射透明镜片1,所述第二截10内设有一图像转换储存装置6,所述图像转换储存装置6的外面连接一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5,该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5外设有一普通透明玻璃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红外线发射装置2和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5之间设有一定的夹角,所述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5设有一个以上角度的红外线接收头(未图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开关按钮8的前面设有一电源(未图示),该电源分别连接显示屏7、图像转换储存装置6、热红外线发射装置2、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5和控制开关按钮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7可分为一个以上多角度的显示窗口。
使用时,通过热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的反射后,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进行接收反射后的红外线,通过单个接收器接收的数据进行计算反射,然后单独显示在显示屏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单独的多角度红外线接收装置可将信息多角度呈现于显示屏的集于全息捕捉热红外摄像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7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