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水穿墙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6299.5 | 申请日: | 2015-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铭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方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F16L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墙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可用于电缆排管(包砼排管)、非开挖拉管与电缆工作井的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行业中,电缆排管(包砼排管)、非开挖拉管与电缆工作井的连接,尚无安全可靠的阻水导管和相应的施工工艺,通常仅在电缆工作井预留孔及二次浇筑的井壁之间设置一道伸缩缝,或使用膨胀水泥进行工井预留孔的二次浇筑。电缆导管被浇筑在电缆工作井井壁中,由于高压电缆通道采用的均是非磁性的塑料导管,其伸缩率与混凝土差异较大,咬合力欠佳,电缆导管外壁与混凝土间容易形成裂缝或孔隙,成为地下水侵入电缆工井的通道。长期运行后,电缆工作井内容易形成积水,将电缆浸泡在水中,而且高压电缆在敷设过程中难免磨损,一担磨损并泡水容易危害电缆运行。
目前电缆工作井内导管切口为齐平的直角,电缆展放时容易被割伤,通常在电缆导管口临时设置一个钢制的半圆形喇叭口,使得导管端口处平滑过渡用以保护电缆。此工艺功效低且易脱落,影响工程进程。
当电缆通道位于软土地基时,由于电缆工作井和电缆排管(包砼排管)、非开挖拉管的自重荷载差异较大,地基处理不当时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当沉降或侧向挤压超限时,工井侧壁伸缩缝撕裂,二次浇筑的工井侧壁(包覆有电缆导管)从工井中脱落,使得电缆失去保护,并形成较大的进水路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电缆导管施工难、易脱落且不阻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水穿墙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表面采用蜂窝状凹凸结构,所述导管本体外壁的一端设有一止水橡胶圈,所述导管本体外壁的另一端设有一翼环,所述翼环外环设有一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导管本体的尾端为一光滑的圆弧形喇叭口,所述圆弧形喇叭口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多根锚筋。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形喇叭口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六根锚筋。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本体在所述止水橡胶圈的一端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阻水穿墙导管直接预埋在电缆工作井侧壁中,使得电缆工作井可以一次浇筑成型,具有较好的整体防水防渗功能;同时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工效;电缆导管在工作井内壁端口处设计为光滑的圆弧形喇叭口,可在电缆敷设时保护电缆不受损伤;同时将电缆工作井和电缆排管(包砼排管)、非开挖拉管的连接点由原来的工井侧壁向外延伸,从工艺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增强电缆通道抵御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使得工井侧壁不易脱落,达到保护电缆和阻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阻水穿墙导管的侧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阻水穿墙导管的剖面图。
图例说明:1、导管本体;11、止水橡胶圈;12、翼环;13、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4、圆弧形喇叭口;15、锚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阻水穿墙导管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阻水穿墙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导管本体1表面采用蜂窝状凹凸结构,导管本体1外壁的一端设有一止水橡胶圈11,导管本体1外壁的另一端设有一翼环12,翼环12外环设有一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3,导管本体1的尾端为一光滑的圆弧形喇叭口14,圆弧形喇叭口14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多根锚筋15。
实施时,将导管本体1置于电缆工作井侧壁中心部位,设置一道翼环12用于提高导管本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加了导管本体1在混凝土内的锚固强度;在电缆工作井外壁一侧的导管本体1表面设置止水橡胶圈11,利用其遇水膨胀特性,使得导管本体1外壁与混凝土的结合紧密,杜绝地下水沿导管本体1外壁与混凝土间的裂缝或孔隙侵入电缆工作井;通过材料改性使之适合于注塑机整体注塑成型,在导管本体1植入工井侧壁的节距内,在导管本体1外壁形成类似蜂窝状的凹凸麻面结构,使浇筑时导管本体1外壁与混凝土结合紧密,大大增加了咬合力;利用注塑成型工艺,将工井内壁侧的导管本体1的一端制作成一个圆弧形喇叭口14,使导管本体1端口处连接时可平滑过渡,有利于保护电缆,同时也可降低电缆运行或铺设时侧压力对导管本体1锚固强度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圆弧形喇叭口14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六根锚筋15。利用后加工工艺或金属件预埋工艺在圆弧形喇叭口14加厚处设置对称的六根锚筋15,大大增加了导管本体1在圆弧形喇叭口14的锚固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方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方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6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绿地可开启式绿化井盖
- 下一篇:一种电缆井身标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