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06141.8 | 申请日: | 2015-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9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东;潘小龙;骆新龙;曲雁鹏;张全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13/20 | 分类号: | C30B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加热 线圈 | ||
1.一种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花盘(4)和中空的外托盘(3),所述内花盘(4)设置在所述外托盘(3)的中空位置处并与所述外托盘(3)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托盘(3)与所述内花盘(4)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托盘(3)与所述内花盘(4)通过花键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盘(4)包括多个分花盘(9),相邻的所述分花盘(9)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且多个所述分花盘(9)共同组成所述内花盘(4),每个所述分花盘(9)均与所述外托盘(3)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分花盘(9)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每个所述分花盘(9)均与所述外托盘(3)通过花键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托盘(3)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上设有第一开口(6)并在所述第一开口(6)处断开;所述外托盘(3)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外托盘(3)的整个周向设置,且所述空腔内设有冷却装置(5),所述冷却装置(5)从所述外托盘(3)的所述第一开口(6)两侧分别延伸出来并连接至连接装置(7);所述外托盘(3)的外侧边缘处设有地线连接片(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盘(4)上设有至少一个拉制孔(2)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8),至少一个所述拉制孔(2)在所述内花盘(4)上均匀分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8)在所述内花盘(4)上由中心向四周呈线状辐射分布并位于相邻的所述拉制孔(2)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开口(8)从所述内花盘(4)的中心向其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内花盘(4),其余所述第二开口(8)从所述内花盘(4)的中心向其边缘延伸并与所述边缘之间留有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加热线圈的上表面整体平滑地向内凹陷,且形成的凹陷表面的中心点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所述高频加热线圈的下表面呈三层阶梯状凹陷,位于最底层的凹陷表面为平面,且第一层阶梯与第二层阶梯的间距为1~1.5mm,二者的转折处位于所述外托盘(3)的下表面和所述内花盘(4)的下表面的连接处,第二层阶梯与第三层阶梯的间距为1~1.5mm,二者的转折处位于所述内花盘(4)的下表面的边缘与距该边缘最近的拉制孔(2)的远离所述内花盘(4)中心的边缘之间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托盘(3)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内花盘(4)的上表面整体平滑地向内凹陷,且形成的凹陷表面的中心点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所述高频加热线圈的下表面呈三层阶梯状凹陷,位于最底层的凹陷表面为平面,且第一层阶梯与第二层阶梯的间距为1~1.5mm,二者的转折处位于所述外托盘(3)的下表面和所述内花盘(4)的下表面的连接处,第二层阶梯与第三层阶梯的间距为1~1.5mm,二者的转折处位于所述内花盘(4)的下表面的边缘与距该边缘最近的拉制孔(2)的远离所述内花盘(4)中心的边缘之间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托盘(3)或内花盘(4)的材质为金、银、铜或铜外层镀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61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铸锭炉的测长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机筒状零件刷镀夹紧装置





